第22章 (1 / 2)

  “那还有酥果子吗?”

  “当然有,只不过你一定要记着,到了十娘家,要乖巧听话,不要给她惹麻烦,回家也不要和阿娘说,行吗?”

  “好!”

  第22章

  午后炽热渐退的时候,苏轼牵着苏辙的手,一路漫步到纱縠巷巷尾王家,王家人正巧午睡起来,在客厅里喝刚从水井里取出来的酸梅汤。女人们聚在一处,赵氏和胡四娘研究刺绣,三娘教王浮打络子,王方坐在窗边榻上,王瑾和王瑜在他面前站着背书。据说这是他的独门绝技,睡前先背一篇文章,不断默念,既能催眠,又能加深印象,等到睡醒了,再背一次检查一遍,看是否有所错漏。王浮却在心里吐槽:做梦也要背书,真是噩梦。

  苏轼带着苏辙向王方和赵氏行了礼,赵氏笑着招呼他们过去:“苏小郎君来吃一碗酸梅汤吧!清热去火最是相宜。”

  “谢谢婶娘,那我们就不客气了。”苏轼笑眯眯的,坐到王浮身边,接过她为他们倒的酸梅汤,一饮而尽,舒爽地喟叹一声。苏辙端着碗小口小口地喝着,比他哥哥不知矜持守礼多少。王浮看他长得可爱又老实,从桌子上的果盘里拿了个桃子,递给他,笑着说:“那天是我不对,吓着你了吧?我给你赔礼道歉,请你不要怪罪于我。”

  苏辙睁大了眼睛,连连摆手,不敢接受她的道歉,小声地说:“王家妹妹不必介怀,我不曾放在心上。”

  “‘妹妹’?”

  “听说你是四月初的生日,我虽与你同年,却是二月生的。”

  “哦,那我就叫你……阿娘,我该怎么叫啊?”王浮转头,为难地看着赵氏。她已经叫了苏轼“苏哥哥”,难不成叫苏辙“苏小哥哥”?

  赵氏笑得合不拢嘴,指着她的脑袋:“我还当你脑子里的花样多得用不完,原来这么一件小事就能把你难倒。”

  众人哄堂大笑,苏轼也在一边偷笑,王浮的脸“噌”地一下就红透了,她一跺脚,瞪着赵氏不许她再笑话自己。真是的,什么时候调侃不行,非要当着她偶像的面,她就算再厚脸皮也遭不住啊!

  “唤一声‘辙哥哥’就好。”苏轼替她解围,从袖袋里掏出来一包东西,递给王浮,说:“眉山遍植荷花,现下正是吃莲子的好时节,我便给你带了些来,新鲜莲子可好吃了。”

  王浮红着脸还没褪色,扭扭捏捏地接了,几步奔回赵氏身边,装起了缩头的鹌鹑。

  苏轼跟赵氏聊着天,问起来赵秀才的身体情况,赵氏便跟开了闸似的,滔滔不绝地说起来了,偏偏苏轼还一脸真挚,听得十分认真,王浮都替他耳朵疼。不过说实话,苏轼除了话唠和不懂看眼色之外,还是很讨人喜欢的,至少像赵氏这般做了母亲的,肯定会喜欢他这样聪明伶俐的孩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