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私下会谈(2 / 2)

孙权听到这话,犹如溺水之人抓住救命稻草,眼睛发亮,问道:“那刘豫州有多少兵马?”

鲁肃想了想他见到的关羽水军和在岸边迎接的刘琦部众,想说一万有余,但话到嘴边,又忍住了,伸出两根指头道:“约有两万之众,均为令行禁止的精锐之士。”

孙权听完神情有些暗淡,不置可否地点点头,鲁肃见状赶忙说道:“刘豫州部下张飞,以五十骑对曹操精锐骑兵五百人,斩将而归,其实力可见一斑,且子瑜之弟,诸葛孔明已随我来到柴桑,主公可先见见。”

诸葛瑾的弟弟孙权也是早有耳闻,他现在也想看看这位卧龙有什么破敌之计,问道:“他们现今在何处?快快为我引见。”

“主公勿急,想那曹孟德整顿荆州还需些许时日,我们先让他们在驿站多住两日,届时也要掌握联盟主动权。”鲁肃耍了点小心思。

又过了数日,阳光明媚,秋高气爽,正是一个好天气。

诸葛亮和寇封在鲁肃的带领下见到了孙权,二十六岁的孙权身材高大,紫色的胡须整理得十分整齐,英气勃发。

众人寒暄一番后,诸葛亮率先进入主题道:“昔日天下大乱,将军继承父兄之基业,占据江东,我主刘玄德在汉水以南召集部众与曹操共争天下,现在曹操已肃清北方袁氏余部,又占领了荆州,此时将军是该考虑一下是否能同曹操一战。”

见孙权没有回答,反倒拿起桌上的酒杯喝起酒来,诸葛亮继续说道:“若不能则可学刘琮,早日自负双手出降,如果能一战,则早做准备。像现在这样犹豫不决,等曹操大军至柴桑,则大祸临头,悔之晚矣。”

诸葛亮这番话虽然没明说投降一事,但却也将孙权比作刘琮,也算是用了激将法激了一下他。

这番典型纵横家的言论,孙权早就在书中看过,不过对于诸葛亮将他和刘琮相提并论还是略微有些不满,不甘示弱的他也想要为难一下诸葛亮,反问道:“既然如此,刘豫州怎么还不投降曹操呢。”

诸葛亮负手而立,傲然道:“田横,不过是齐国的壮士,还坚守节义,不肯屈辱投降;何况我主乃景帝之后,汉室宗亲,英雄才略,举世无双,天下士人对他的仰慕,如同流水归向大海。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大事不成,这是天意,又怎么能向汉贼投降呢?”

孙权冷哼一声,显然已是十分不满:“我虽非汉室宗亲,但也是忠烈之后,先生将我与刘琮之辈相比,未免太小瞧于人了吧!”

寇封拿起酒壶给孙权斟酒,趁机开口道:“将军少年英雄,自是不惧那曹贼,可将军是否知道,刘琮也曾不想将荆州的基业拱手送人。”

“我在柴桑确是不知,那又为何投降呢。”孙权打量着眼前年纪相仿的寇封。

寇封手指荆州方向,颇为不屑地说道:“还不是那些以蔡瑁为首的荆州本地士族,为了高官厚禄,逼着刘琮,不知将军麾下可有相同的鼠辈,只怕还未见到曹军就已经想投降了。”

鲁肃早已看不下去两人这么刺激孙权,起身打圆场道:“我江东皆是俊杰,又岂是蔡瑁之流那些人可比。”

寇封故意冷笑一声,“那可未必哦,我听闻张昭,张子布乃将军麾下文臣之首,我敢与将军打赌,战与降之间,他必定选和。”

“你这是要离间我君臣关系?”少年气盛的孙权已然气急,拍案而起,作势要离席,却被鲁肃拉住。

寇封倒是不惧怕孙权,直视孙权道:“那将军可敢与我对赌?召集麾下文武,我们当庭商谈抗曹大计。”

鲁肃指着寇封道:“荒唐,军国大事可是拿来赌博的?”

“有何不敢!那赌注又是什么?”孙权气极反笑,重新坐下对着寇封说道。

寇封摸了摸下巴的短须,他只不过想见舌战群儒的名场面,也没想好要赌什么,突然他灵光一闪:“若我赌对了,我希望联盟成军之时,我们的人马,江东只有建议权,没有命令权。”

“好,一言为定!”这样的要求,孙权没有丝毫犹豫,答应下来后便大步离去

诸葛亮手指寇封,几度想张口说些什么,又说不出来,看着寇封不自觉笑了出来,还是让这小子得逞了,自己也被架着出来。

寇封则一副奸计得逞的样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