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两次黄海海战(1 / 2)

1894年9月17日9时,执行完护航任务的北洋水师开始返航。

10时23分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中的吉野号率先发现了北洋水师,联合舰队指挥官伊东祐亨知道决战在所难免,遂下令做好迎战准备。

12时05分伊东祐亨命令舰队呈单纵阵,接近北洋水师。因海战不比陆战,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炮弹命中率较低。这样布局,舰队以炮弹墙的形式发射炮弹,能有效发挥速射炮的优势。

12时20分提督丁汝昌吩咐舰队由纵阵变换为横阵,由镇远、定远领航,8艘巡洋舰分布左右,呈夹缝雁形阵。丁汝昌使用这种阵型,一是旗舰装配有撞角,可以尝试冲破联合舰队阵型;二来,舰队里有超勇、杨威等老旧战舰,可以相互照顾。

北洋水师虽然6年没有更新装备,使用的是老式架退火炮,但有射程优势,定远提前开炮。

挨打的联合舰队在5000米处迅速转弯,冒险航向北洋水师右翼。

在阵型右侧的镇远也迅速反击。

三分钟后,日本旗舰松岛舰也发炮还击。

定远先行中弹,信号索具被炮火所毁,站在飞桥上督战的丁汝昌身负重伤。

丁汝昌拒绝随从把自己抬入内舱,简单包扎后,坚持坐在甲板上督战。

这个时候,整个舰队跟随旗舰运动的事前约定就发挥了作用。

信号旗烧掉,只要旗舰还在,整个舰队一块跟随旗舰运动,并不会影响统一指挥。

要命的是下午3:10的一发,从定远舰舰首贯入,这个地方恰好没有305毫米钢板防护。而日军又使用的是新式火药,下濑火药。熔点极低的火药会迅速融化成液体铺开,造成定远的大规模着火。

伊东祐亨一看,定远舰着火了,欣喜若狂,命舰队集中火力进攻定远。

定远情势危急,千钧一发之际,在左翼的致远舰冲出阵型,为定远挡住了所有炮火。

镇远也迅速冲了出来,一块与它保护定远舰。可致远舰并不是旗舰,它并没有305毫米的防护钢板。

致远中弹太多,无法坚持,遂决议放手一搏,启动最高航速18节,冲向吉野号。

见致远冲了过来,联合舰队火力全开。致远不幸被鱼雷击中,发生了大爆炸,沉入海底。管带邓世昌在45岁生日这天,与全舰200余名官兵壮烈殉国。

正因致远赢得了宝贵的灭火时间,定远得以恢复战力,随后与镇远开始攻击日军旗舰松岛舰。

下午3点半,两发305毫米炮弹,先后击中松岛舰左舷,从4号速射炮炮位贯入,炸飞速射炮,并落在了炮弹堆里,引燃炮弹。

下午4:07分,松岛舰上的伊东祐亨升起信号旗,放弃指挥权。

但联合舰队对击沉旗舰的执念,让它们开始了对镇远、定远的围攻。奈何装配有305毫米防护钢板的两艘旗舰实在是太硬了,为避免继续扩大战损,伊东祐亨在下午5:30下令返航。

最终定远中弹270余发,镇远中弹230余发。

从最终战损上看,北洋水师虽然在战损上输掉了,但是主力尚存。奈何陆战却输的一塌糊涂,最终导致丁汝昌困守刘公岛,十日不得援军,整体覆灭。

第一次黄海海战以清廷全输落下帷幕。

1892年列宁已经从圣彼得堡大学毕业,已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俄文,开始组织马克思主义小组,实践理论。

俄国沙皇即将没落,但1904年2月8日爆发的日俄战争,在清王朝的领土上打了一场,不需要清王朝参与的战争,迎来了第二次黄海海战。

作为一个横跨亚欧两州的庞大国家,俄国提前坐上了工业革命的快车,争夺原材料无疑可以为其加速。于是,尼古拉二世在心理中谋划了一个夺取清王朝东三省的计划。计划的第一步,便是点名让李鸿章在登基那天,带着《中俄密约》来庆贺。

密约规定,俄国同意帮助清政府抵抗日本。但代价是,俄国海军获得进入中国任何港口的权限,还可以在黑龙江、吉林修建“中东铁路”。

修建铁路,无疑是对森林、矿场、煤炭的加速掠夺。甲午海战后,清政府又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已经毫无招架之力,只能答应丧权辱国的条约。

打赢了甲午海战的日本,并没有如愿获得辽东半岛。而是受到了俄、法、德三国干涉,退出了辽东半岛。“三国干涉还辽”被视为了奇耻大辱,天皇将赔款的一半建设了海军,组建了“六六舰队”,即已新购的六艘主力舰和六艘装甲巡洋舰为核心,构建排水量达到13万吨的海军力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