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诗会(1 / 2)

驿路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蓝山十分喜欢陆放翁的咏梅,此时却又非常应景,满城的梅花散发着点点清香,化解着蓝山的心情。由于皇上的金口恩点,蓝山被破格提拔为锦衣卫千户,锦衣卫是个阴暗诡谲之所,各个千户都有自己的势力,突然被分走一部分权力和人员,蓝山又曾是建家臣,自然不招他们待见,若不是朝廷北方不稳,年前无法对安南用兵,蓝山也不愿待在锦衣卫衙门。

好在朱骥深知蓝山的本事,又在一个部门当差,所以两人比较亲近。朱骥无其他锦衣卫不同,时常与翰林学子论文,蓝山也喜爱诗文,一来二去竟也成了翰林学子的常客。

由于蒙元统治时期,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诗词不被上层接受,儒林学子糅合街市招令创作了散曲和杂剧,也就是“元曲”,大明立国之后,诗词又重回儒林主体,明代诗词数量浩如烟海,不仅作家众多,而且各成流派。永乐至正统年间,文坛上出现了以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为首的台阁体诗派。京城为儒林之首,诗会又流行开来。

京城由于彼时国难来临,已有数月没有开诗会,今日索性无事,趁着梅花,又举办一场诗会来。诗会多以飞花令,联句作诗,集句,当筵歌诗,投壶赋诗,其中“曲水流觞”因王右军一首《兰亭集序》为文人所喜。明初明风开放,诗会又是盛举,必有身份之人组织。今年诗会令官乃是顺德公主,顺德公主和景泰帝乃一奶同胞,今年地位更是尊崇,又恰逢年关,各地官员回京诉职,今年自是热闹。

蓝山和朱骥进来时,于冕招手两人“大哥,梦奇兄(蓝山字)这里,诗会已经开始。”由于人员没有到齐,众人已经开始行“飞花令”助兴。

“花自飘零水自流。”

“落花时节又逢君。”

“春江花朝秋月夜。”

恰好轮到于冕,于冕道:“人面桃花相映红。”

朱骥接道:“出门俱是看花人。”

蓝山也接道,“霜叶红于二月花。”

花字继续,下一人继续道,“花字不曾缘客扫。”

“乱花渐欲迷人眼。”

“欲买桂花同载酒”。这人说罢,旁人忙道:“子轩兄,错矣!错矣!当罚酒!”其人无奈,只得饮酒,众人大笑。

不一会儿,顺德公主带着一位豆蔻年华的少女缓步进来,公主着淡黄坎肩,少女着鹅黄大衫,相互照应,十分明艳。

顺德公主向众人施了一礼笑道,“前几日看腊梅香飘,今日恰逢小雪,特邀各位前来参加诗会。我就先来抛砖引玉,来时的路,见雪上爪印,突想一联,特别应景。谁与我对下联,上联是“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

众人见是公主出联,连忙去解对,不一会儿,于冕率先出对,“公主殿下,我想到一联,公主上联是“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我的下联是牛羊往雪路,两行月牙桃尖。”

公主念道:“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牛羊往雪路,两行月牙桃尖,好!景瞻,果然是才思敏捷!”

于冕连忙施礼,大明果然是人才辈出,不一会儿,又有几人对出。

“公主,我的下联是月星穿云海,万里玉璧明珠。”

“我的下联是龟蛇浮水面,两件玉带荷包”

“我对莺蝶映纱窗,满纸牡丹芙蓉。”

“公主,我的是燕莺穿绣幕,半窗玉剪金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