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部署(1 / 2)

景泰帝朱祁钰此时看着“瓦剌军已越过紫荆关,将要进犯北京”的军情,已不在慌张。回想这两个月以来,一切就像梦幻一样,先是哥哥朱祁镇不顾百官的反对,亲征瓦剌被俘,后自己在满朝文武逼迫下临危受命,皇位一直对自己来说很遥远,现在大权在握,又是那么的不真实,太宗、仁宣三代遗留的战将几乎都随着“土木堡之变”尽去,京防三大营二十万大军也被英宗消耗殆尽,满朝肱股大臣也去大半,眼下留给自己的是个“无可用之将,无可信之臣,无可用之兵”,的局面。万一此次没能抵挡瓦剌的进军,轻则变成“安史之乱”,国都被破,朝廷丧失对地方的控制,重则变成“靖康之耻”,北方沦陷,朝廷南渡,但不管哪个局面,他都会遗臭万年。

郕王以前不敢指染六部,作为闲散王爷,六部中也无亲信。但知于谦是四朝元老,是个可用之人,直接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统领京师保卫事宜。于谦果然不负所托,短短两个月,已筹备二十二万勤王大军,京城军民心稍安。

听闻瓦剌军来临,京城军民却并不慌张,准备了两个月,即将见分晓。

朝会上,景泰帝朱祁钰正襟危坐,帝王之仪渐显。望着庭下众臣说道:“今日瓦剌兵临城下,众卿有何退敌良策!”

武清伯石亨道:“陛下,在目前的局势下,敌军的实力要强于明军,要想退敌,最好的方法就是坚壁清野,等待敌军疲惫,自然就会退军了。”石亨乃将门之后,昔日随英宗北上,亲历“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同僚被杀,将士被屠,一切都发生在自己眼前,他侥幸逃出,按律当斩,但在此用人之际,于谦力保,使其官复原职,官复右都督,不久,升至武清伯。他深知瓦剌军的强悍,想要避其锋芒。

这个提议目前是最稳妥的,得到朝中大部分人的复议。

但于谦却不认同,于谦道:“眼下瓦剌从关外长驱直入,气焰嚣张,一路过关斩将,北京乃是京师,若闭门不出,必涨敌人气势。”

石亨又道:“于尚书当知一股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今瓦剌长途跋涉,粮草必不得多,待敌以疲,方可一击致胜。”

于谦道:“不可,今我调河南、山西备操军,山东及沿海备倭军,各路勤王大军均在京师,若长久下去,各地防备空虚,则生乱矣!”

景泰帝也在考虑此事,安南听闻几次平叛安南的英国公张辅在土木堡被杀,已经复又反叛,若是其他地方再乱,则大明危矣。“于卿所言甚是,我大明太祖以布衣之躯,横扫暴元,我辈岂怕小小瓦剌乎!”

众臣无法,齐呼皇上圣明。

景泰帝道:“于卿,可着兵权,调动全部兵马,全力御敌,如有不从者,可斩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