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二、江南商队142(2 / 2)

夜色降临,荒郊野夜路难行,几十人寻着一处山脚,架起了帐篷,堆起了篝火。在马平的掩护下,朱祁镇先到了另一台马车上。看守的侍卫已经被马平调走,而那亦力哈却还在担架上淌着口水,眼眸子涣散,活脱脱一个死人摸样。

朱祁镇看的好笑,上前伸手就是一个巴掌,“快起来,要跑路了!”

两人牵着马匹,借着夜色悄悄走了好一会,才翻身上马扬鞭飞奔。而那监察御史刘孜,则是气急败坏地一脚踢翻了篝火上的水壶,惹来几个侍卫怨恨的目光。

辽阳监军亦力哈戴罪逃亡,不知去向。大明亲王朱祁镇在给钦差刘孜送行后返程,遇到悍匪,受了惊吓,在王府养病不出。这便是流传在百姓之间的大事,而两个当事人,自然都在王府,朱祁镇甚至笑称这王府已经成了藏匿要犯的窝点,前有巡抚跟前眼线康全康先生,现在又多了一个前任辽阳监军亦力哈,凑巧这两人原本就是宾主一场,在王府里倒也相配。

没过几日,跟朱祁镇说的一样,第二队传旨的队伍来到了辽阳,先进的监军府衙,再去的巡抚衙门。朱祁镇捏着自己的小胡子,眯着眼睛说那肯定就是让刘广衡兼任辽阳巡抚,而李纯则是内调回关内,再做任用。因为在明面上刘广衡与自己不和,让他手上集中更多权力,有利于制衡自己,可想法再是美好,也无法想到现实就是这刘广衡与他朱祁镇,早已是你来我往眉目传情,从此之后,辽阳城便是朱祁镇独大,待那传旨钦差离去后第二天,这大明亲王便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城中各处工地,军营,衙门,用最大的力气彰显着自己的存在。

两大盛会开始前三天,陈怀,张益,领着四千人马赶到,朱祁镇手下除了原本三万辽阳镇军之外,前些天来的四千五百鞑靼骑兵,今日再来五千女真和明军精锐,将近四万军马,而且战力强横,就算现在建州来犯,或者北面瓦剌入侵,这辽阳城都有了可战之力。

随着人口不断北去,填充着奴儿干都司空旷的原野,徐家商号联合朝鲜的军船,不断把物资送往特林府,而后又将大量木材和山货带回南方,这朝鲜本来山林茂盛,也不缺木材,可朝鲜的军船要吃饭,这样走一趟就能抵上小半年粮饷,何乐不为,况且那军船上的火炮还可以为商船护航,徐家也乐意给这些朝鲜军船比平日更高的价钱。一家便宜两家获益,何乐不为。

南面的建州女真,在上次夜袭辽阳无从下手后,也掉过头回去认真消化起从海西部占据的地盘,而脱脱不花的瓦剌部,似乎也在休养生息,只顾着和朱祁镇互市,大批大批的海盐,还有铁砂,煤块,盐走水运黑龙江流域北上,成千上万的牛羊马匹,被送到北面的特林府,南面的屯河三卫,朝鲜人也能从中分的一些,可他们只能得到一些公牛公羊,马匹还有母牛母羊,连碰都别想碰。

短短半年,奴儿干都司已然在冰天雪地中焕发出点点生机,开荒的人群用分发到的牛马深耕这里的黑土,用一场场的野火,焚烧着挖起的野草和枯树,女真人在捕猎的同时,也和汉人一起开荒种养,北上的商贾用大把大把的钱银,换走了一车车的野兽皮毛和人参鹿茸。

从江南来的商队,规模更是夸张,动则数百人,商队的护卫不仅刀枪衣甲齐全,就连火铳也和明军装备别无二样。传言中关外匪患严重,可没想到桓王治下,居然匪患荡清匪寇,而且奴儿干都司域内的各异族部落,都十分维护这些远来的商队,以至于有些队伍还没到黑龙江畔,便已经满载而归,三十税一的商税,还有比关内还要安全的治安,让这片沃土逐渐称为大明淘金热土。

从江南镇江来到这黑土地的一支商队,规模比起其他北上的队伍并不算大,可也有马车将近二十辆,随行护卫加上车夫杂役,将近百二三人,也不同于其他商队沿路在各处卫所部落不断做着大小买卖,这队伍是径直往着北面而去,而且在松花江上游便开始走了水路,沿江北上,入黑龙江,直奔特林府,比起陆路行进,将近快了整整一个月的脚程。

七月的特林府,也是草长莺飞,从关内各处赶来的商队,也赶着倒腾货物,以便在立秋前开始启程南归,而这镇江来的商队,却并没有往官府指定的各处市集里去,而是赶着马车,径直往着卫所牌坊,那里已经有一群人举着罗伞旗号,而且还敲着铜锣鼓点,等着这队江南商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