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疲兵之计【求收藏追读】31(1 / 2)

“混账东西——”朱棣被气的胡子都要竖起了。

“皇祖爷,你那时候要吃药吗,是现在那太医院的张老头开的那种红色药丸吗,效果怎样啊,以后有机会我也试试。”

“马上滚出朕的识海!否则我寻遍天下都要把你拉拽到一头母猪身上!”

朱祁镇消失的时候,还是那么无声无息,朱棣眼前又再回复清明。

瓦剌大营内刚好吹起了收兵的号角,朱棣悬起的心也终于放下,京城又熬过了一天。

朱棣每天都在辕门口的望楼上远眺,不过这里离京城实在太远,所以对于京城的安危,也只能从瓦剌大营内的动静去进行判断。

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张益,两人每天随行左右,王佐每天把户部计算的各处军饷和亏空数据汇报给朱棣,而张益则解答着朱棣随时提出的这些年里各种官场和各地战事详细。而张益也果然是传说中过目不忘的才子,朱棣所问的,事无巨细居然都能说得清清楚楚。

“宣宗年间,奴儿干都司已经形同虚设,女真各部开始做大,鞑靼人被瓦剌挤压,逐渐往北发展,而兀良哈部归附了瓦剌,朵颜部南迁,这一着为朝廷每年节省了近百万两白银,而且朵颜卫南迁,为边军带来了强大的战力,当时瓦剌人根本不敢正视我大明一眼。”

朱棣从望楼下来后,一直询问着关外局势的演变,张益一点一点的讲解,生怕这位现在在百官口中称颂顿悟的皇帝,有一点点的不明白。

“朵颜南迁,可他们失去了养马的牧场,在边关附近,依托大明生存,曾经的蒙古血脉,就变得日渐孱弱,估计现在的朵颜卫,战力并不比现在的明军高多少。”

“皇上英明,确实如此。”

“你说那瓦剌从永乐朝开始,受大明扶持,逐渐强大,当年的瓦剌是为了牵制鞑靼而扶植,可为什么后来这瓦剌做大,还一直在与他互市,让他们可以采购大明的刀兵器械,粮食绢帛?”

“自仁宗后,朝中也有声音建议断绝与瓦剌的互市,或者扩大互市的范围,让其他的蒙古部落也参与其中,让其相互牵制。”

“这也是一个办法,而且十分高明,是哪一位大臣提的?”

“内阁杨荣,还有后来时任御史的于谦。”

“杨荣善谋,特别擅长谋划边防事务,于谦此人也可大用,于谦现居何职?”

“离京之前,任兵部左侍郎。”张益心中不解,于谦从王振构陷的狱中脱离,升任侍郎可是皇上亲自过问,这怎么就变得如此陌生呢。

朱棣没有想这一处问题所在,捋一下下巴上的小胡子,继续问:“那又为何朝廷不采纳这意见呢?”

“之前的内阁是什么意思,就无从考究,但是御史台的意思就是遵祖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