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识海30(1 / 2)

虽说是流民,可终究还是京城百姓,不过内城百姓富庶商贾官宦,外城百姓多是底层黎民,平日也就只能这些官老爷的靴子,呈上各种的税银和纳捐。可这时候不管他们曾经捐过多少银钱税赋,都只能在这京城内听天由命。

吴老汉还想张望,他那孙子紧紧把他拉拽回那角落上,小声地哭喊着饿了,眼泪珠子沿着瘦削的脸颊流下,在沾满泥尘的脸上画出一道亮光。

“嘘——小声点,过来,跟我来。”吴老汉蹲起身子,拉着孙子的手就往巷子的深处去,他生怕自己站起来会引来他人的目光。

巷子里的阴影把两人的身形隐没,吴老汉见离人群远了,从那硕大的包袱里掏出一个大窝头,掰成两半后,把大的那一块给了孙子:“吃慢点,这前天蒸的老面馍,够硬,能顶饱。”

两人就这样躲在阴影里背对着外面,慢慢啃着面馍,因为没有水,也不敢吃得快,都是细细地嚼着。身后的那些流民却突然一阵喧哗,吴老汉略略回头瞄一眼,连忙拉拽着孙子连爬带滚,往巷子更深处摸去,直到那些喧哗声逐渐变小,只有一些身影在巷口处你来我往,好像在争夺一些什么,在一闪刺眼的亮光过后,那看似在争抢的百姓,瞬即在那光亮处倒下,那喧哗随即停歇,周遭又是一片寂静。

吴老汉二人正欲松一口气,小孙子甚至轻轻打了个饱嗝,再抬眼看去,两个官军的身影已经进了小巷,虽然看起来脚步并不快,像是只在按例巡逻,可巷子没有岔路,终究还是要被发现的,在戒严的京城内游荡,不晓得会给个什么样的罪名和处罚。两人心中正在发难,身后“吱呀——”一声,不知道哪一户人家的木门开了,吴老汉一时还没反应过来,衣领就被一道大力揪着,拖进了门内。

仰面八叉的吴老汉,一手还是抱着那包袱,另一只手也还紧紧拽着小孙子,至于那小半块面馍,他还咬在嘴里,死死不放。

停了好一会,紧张的双眼紧闭的吴老汉只听到一个同样脆生生的嗓音说道:“六叔,你下去吧,让六婶煮一些粥来。”

睁开眼睛,只见一张素白圆润的小脸蛋,就在眼前,一双像夜晚般漆黑的眼珠,正眨巴眨巴地紧紧盯着自己。

“现在京城里面,为了方便管治你们这些进城的百姓,城防司连同顺天知府衙门的府兵,要把你们驱赶到小校场东侧的空地,估计刚才就是有人带头搞事,所以才这么喧闹,不过这么快就静了下来,肯定是杀了人,杀一儆百。”这小姑娘说的头头是道,杀人掉脑袋的话居然说得眼睛也不用眨一下。

“谢谢姑娘救命大恩,小的姓吴,排行第七,这是我小孙子。小崽子快点来给救命恩人磕头!”吴七也一起跪在地上,和孙子一起磕着头。

“起来吧,我在家里辈分不小,可也不能受这样的礼。一会六婶给你们煮一些粥水,后面几天就先留在这里吧。”

“小姐,这不太方便吧,老爷回来应该怎么交待才好啊?”一个高大的中年汉子,手里端着两碗粥水,回到了这小院。

“少管,论辈分他也要叫我一声小姑,这屋子的地契还是我的,哪里轮到他说三道四。”

“是的小姐。”这中年汉子不再言语,附身把两碗冒着热气的粥水递给吴七爷孙。吴七看那汉子臂膀上的腱子肉,知道刚才揪着衣领把他们拖进来的,必定就是此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