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送嫁47(2 / 2)

太子语气轻松,直视着前方目光炯炯有神,笑容自信又从容。

皇帝听了他的话,也跟着笑了出来,佯装斥责道:

“就你懂,还敢当着你耶耶我的面儿编排起我来了?”

太子却一点儿也不害怕,而是笑着问道:

“难道儿臣说错了?”

皇帝背着手,笑着说道:

“没说错……欣赏以示重视是其一,其二是吐蕃也求尚公主求了好几回了,朕准备答应。

他那儿也不是什么好地方,情况也不简单,要想再来第二个燕四娘,朕就得给这第一个足够的尊荣。”

武柔在一旁默默地看着他们父子几个说话,发现太子跟晋王是截然不同的性格。

晋王太规矩太拘谨了,在皇帝跟前总是安静且端庄的,像是一尊高贵的童子神像,又像是一个时刻准备听命令的士兵。

但是太子……太子不仅仅容貌与皇帝更加的接近,那股自信和从容的气度也很像。

只是他是少年人,意气风发,有一种耀眼灼目的感觉。

他们两个相处更随便,更像是好朋友。

而魏王李泰……武柔不由地在心中翻了个白眼,他就是一个时刻看人眼色的可怜虫。

当然,他只看皇帝和太子的脸色,旁人的脸色他肯定是不屑于看的。

正在这个时候,弘化公主……以前的燕女郎从公主的车驾上下来,终于走到了皇帝的面前,冲着皇帝躬身行礼。

她头上戴着沉重又华丽的金凤冠,黑发压鬓,妆容精致富贵,一身待嫁的绿衣霞披,广袖垂地,衣裙曳尾,华丽而庄重。

再配上她那丰腴大气的面容,自信的气度,款款走来时,当真有一种母仪天下的气质。

武柔抓着披帛,微微搭在嘴边笑了出来,这一刻,她彻底不再替燕女郎可惜,觉得她会后悔了。

如果不能做大唐的国母,她也该做一国之母,这样才能配得上她。

如果真是随便嫁了朝中哪个权贵,那才是辱没了她呢。

皇帝上前一步,轻轻地托了她的手臂,不让她拜下去,用郑重又儒雅的声音说道:

“吐谷浑的事情,就辛苦你了,朕给你的符节收好,另一半我已经命人送到了鄯城边境,如若有变,他们可随时出兵助你,你要妥善利用。”

“是,四娘记住了。”燕女郎语气恭敬,眼神坚毅。

皇帝看着她似有不忍,迟疑了一瞬,又对着身旁的太子嘱咐道:

“承乾,你记着,以后不管出了什么事情,即便是吐谷浑没了,也要保证弘化公主的安全。”

太子此时也收敛了笑容,对着皇帝躬身行礼,郑重地应道:

“儿臣谨记。”

燕女郎听闻,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差点儿就落下了泪来,她后退了一步,郑重又端庄的朝着皇帝行了一个跪拜大礼,抬着袖子说道:

“陛下,儿臣李氏四娘,祝陛下福寿延绵,祝大唐国运昌隆,千秋万代……儿臣去了。”

在场的众人看着她,都隐隐有了泪水,没有人说话。

她起身又看了送行的众人一眼,像是最后看一眼自己熟悉的亲人一般,眼含不舍,却断然转身离去。

送亲队伍中的号角声“呜呜”响起,公主随行的仪仗奏乐,锣鼓开道,大唐的旌旗飘扬,几千人的队伍簇拥着公主车驾,浩浩荡荡地离去。

武柔随行皇帝的仪仗转身的时候,远远地看见百姓的人群中,有一个带着白色幕离的女子,骑在马背上,执着地追着车驾而去……

出了长安十里亭,她们私下里肯定有机会好好告别一番的吧?

毕竟此去一分别,余生恐怕再也没有相见的机会了。

……

……

转眼到了四月,武柔依旧可以自由出入武德殿,跟晋阳公主的关系也越来越好,可是在得宠这条路上,却依旧没有进展。

陛下真的就当她是一个女官,一个女儿似的人,根本就没有将她当妇人。

不仅如此,当初的王才人因为上一年的中秋宴,侍寝了一回就有了身孕,每每扶着肚子从武柔身边走过的时候,那神情就跟得胜了的公鸡似的!

“噗……呵呵呵……”徐惠听了武柔抱怨的话,忍不住矜持地笑出了声,说:

“我不知道你的嘴巴也这么毒……公鸡,倒是活灵活现的。”

徐惠也酸,扯着帕子在手里缴了两圈,寡淡的眉眼眯了眯,语气颇为讽刺。

武柔虽然没有她那么的爱慕陛下,但是如今一直不得宠,也有些同病相怜的意思了。

她一边给徐惠捏着腿,一边深深地叹了口气,又很快低头抵在了她的腿上,抓心挠肺地说:

“娘娘也赶紧有个身孕吧,替我出一出这口恶气!”

徐惠听闻,失落的垂了眼眸,白皙的皮肤似乎又苍白了些,说:

“我身体瘦弱……陛下不喜欢我这样的,可惜天生体质便是如此,又不能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