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送嫁47(1 / 2)

从贵妃那里回去的时候,晋阳公主有些疑惑地问:

“武才人,你说……为什么玉豆跟我不亲呢,她都不跟我说话。”

武柔想了想,安慰她说道:

“小公主年纪还小呢,这么大的孩子记不住事情,也记不住人,如果不是天天在眼前,她过两天就忘了。”

晋阳公主听闻,高兴地说:

“哦……原来是这样吗?怪不得她每次见我都跟见生人一样,那我每天……”

她说着就剧烈地咳嗽了起来,像是要将肺腑咳出来。

身后跟着的女官和宫女们立时便慌了,端着茶水,拿着帕子的就赶紧靠了过来,倒了水让她润喉咙,又是递着帕子让她擦嘴。

“公主,天气凉了,还是少出来走动为好,要是让陛下知道了,该怪罪奴婢们了。”女官恭敬地低声劝说。

说着还看了武柔一眼,似乎想让武柔也说句话。

从前武柔只是听说晋阳公主身体不好,但是从来没有亲眼见过,现在见这样的架势,也有些吓到了,于是赶紧问道:

“公主,要不要紧?”

晋阳公主捂着帕子深深地呼吸了两口气,七岁多的孩子,咳得眼睛泪汪汪的,望着天使劲儿喘气的样子,看着就让人心疼。

她却说:

“没事……就是天气一凉,就容易咳嗽,容易喘,回去呆着就好了。”

跟着晋阳公主的宫女们,除了女官,手里没有一个是闲着的,伺候着她喝了水,擦了嘴,又有人上前,将一件薄披风披在了她的身上。

一切忙碌完了之后,晋阳公主抬起手来牵住了武柔的手,低着头没有说话。

武柔感觉到她柔软娇嫩的小手窝在自己手心里,好像是在依恋她的温暖一样。

同时也感受到了她的失落。

走了一会儿之后,她终于问:

“公主这病不好治吗?”

晋阳公主说:

“哥哥说这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不好治。阿娘也有这样的病症。”

武柔脚下一顿,紧张地捏住了她的手不动了,望着她的眼睛有些惊慌。

所有人都知道,文德皇后就是因为旧疾复发去世的,如果说她跟长孙皇后是一样的病症,岂不是同样很危险?

“你怎么了?”晋阳公主扬起头来问。

武柔眸光晃动了一下,尽量让自己平静了下来,笑着说道:

“没事,咱们赶紧回去吧。公主要是想见小公主,让贵妃带着她来武德殿不也一样?”

“诶?也是……”晋阳公主高兴了,眼睛笑得跟小月牙一样。

……

……

贞观十四年二月,武柔十六岁。

弘化公主出降吐谷浑,作为大唐第一位和亲的公主,临行时,皇帝亲自送至长安城外,场面盛大,满城皆知。

晋阳公主吵着要去看,连带着武柔也带了过去,这是武柔入宫之后,第一次离开了太极宫,站在了宫城外头。

她牵着晋阳公主的手,站在皇帝的身后,另一边靠前的位置,就是太子,魏王,还有晋王。

城门口,红毡铺路,及其宽阔平直的道路两旁,百姓云集,都在远远地围观这一盛况。

他们站在门口,等着弘化公主从车驾上下来拜别皇帝的间隙。

魏王李泰掏出了帕子,擦了擦头上冒出来的汗水,往前头一步,凑在了皇帝和太子之间,站在了华盖的阴凉之下,问:

“父皇,为何非要亲自相送?公主出嫁,还是出降属国,这么隆重不合规矩。”

皇帝侧目看了他一眼,见他满头都是汗,估计是站得久的累得,于是浓密的鹰眉一挑,不悦地说道:

“你看看你这个身体,不是说了你可以不必来,非要跟来就老老实实地看着!”

魏王立马听闻,嘴角立马就耷拉了下来。

他轻轻地蹙着眉头,眉尾垂着,再配上他那一双小眼睛,看起来可怜巴巴的。

当然,声音也是。

他见皇帝不搭理他,于是扭过头对着太子,祈求般地唤了一声:

“大哥……”

太子用眼尾瞧了他一眼,看着前头的景象笑着说:

“太平盛世,能舍弃了安逸富贵,主动请缨去吐谷浑那种地方涉险,即便是个女人,也算的上是个英雄。

你还不知道父皇,他待忠臣良将从来不讲规矩,都是怎么高兴怎么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