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夜深难眠(2 / 2)

宋代商业繁荣,手工业发达,若能用空间开展运输业,甚至出海贸易,财富还不滚滚而来?

真万万没有想到,无奈寄情山水间,竟得到如此神奇的空间,带给自己如此奇幻的际遇。

来到这个世界的这些日子,孙雨始终有些不知所措感。

现代信息大爆炸,她知道宋代农民生活艰难,很多人需要在农闲时外出打工。

而且女性地位低下,后期又理学大盛,女性更是被要求要守妇道、顺从丈夫、不得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又让她感到一种紧迫。

自己能否在这个和现代观念差别巨大的时代安稳的生活下去,甚至生活的好?真是巨大的挑战。

但有现代人的见识,有空间利器在手,自己一定会在这里收获幸福,也一定能维护好这个时代的亲人,尽最大的努力带给他们慰藉。

然后在不影响自身的情况下,为国家,为民族尽自己的力量。

毕竟这个朝代在历史上也是有名的懦弱,向辽称臣,每年纳岁币。和西夏也是连年打仗,难以完全克胜。

自己即将到这个朝代最繁华的都城工作、生活,也许可以在高姨妈的庇护和空间的开挂下,做出一些成就来。

早上起来,母女两人收拾一番。背了行李出门向吕母娘家而去。

一路上两人各怀心思,埋头赶路。

到了姥姥家所在巷子,远远见到院门大开,吕姥姥正倚在门首左右张望。

孙雨振作精神,口中叫着“姥姥”,飞奔过去撒娇亲热。

顿时院门口笑声一片,舅母听见,也迎出来,簇拥着母女两进屋去谈话。

回屋坐定后,吕母提起送孙雨上京城这事情来。

向母亲说道:“大弟常去城里,高家的门首也是认识的。如今别人我也不放心,烦劳他走一趟,送甥女过去。”

吕姥姥摩挲着孙雨的头,犹豫了片刻说道:“你弟常走城里,路上倒不担心。只是雨儿还小呢,我看大点再去不迟,咱家也不是养不起的人家。”

吕母苦笑道:“自从你女婿去了,家里每况愈下。他叔是越来越嫌弃我们了。我又没个儿子顶着,养得起又能怎么样?年纪小有年纪小的好处。只盼雨儿好好学,将来有个手艺,也好说亲。”

舅母刚派了女儿去地里叫他爹回来,听了笑道:“主要现在趁着有人照应,说不准能有个前程。要是将来能相给城里人家,岂不是天大的造化。”

吕姥姥闻言,搂着孙雨,不住唏嘘。

其实在她的心里,还是认为城里人狡猾,外孙女小小年纪,被人骗了、欺负了可怎么办!

她可不知道,绫锦院是大宋官办的丝织机构,织造锦、绫、罗、绉、纱、绢等,代表了宋代官造丝绸织物的最高水平。

生产的丝织品专门供皇宫和达官贵人服用。因为织匠众多,抱团也很普遍。

管“锦”这一块的织匠,多以四川人为主,此外还有管“绢”的济州人(山东)、管“绫”的湖州人、官府招来的本地人等。

这些织工以地域结交,形成势力。

而高家就是属于当年开国初从四川迁来的蜀匠,这些蜀系织匠会有意识招收一些聪明伶俐的徒弟大力栽培,以对抗京、东、湖系,为蜀系添加新鲜血液,以维持影响力。

而且绫锦院上上下下的大匠高手,有很多是蜀地人士。

所谓现官不如现管,有同乡前辈的关照,蜀系织工在物料领取、检验成品上自然就有话语权。

孙雨跟着高姨妈办事,作为蜀系后辈,力量还是有的,不至于被人欺负。

背景:1026年,刘太后在位,范仲淹刚到应天府书院执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