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祭祖(2 / 2)

徐大伯面对着徐青城的目光,有些发虚,感觉脑子鼓鼓的,好像充血了一样,有些难受,有些发晕,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不敢说。

“三叔、四叔、五叔,我家还欠着你们钱吗?”徐大姐突然笑道

“没,没有没有。”

“没有,都还了,之前二哥借了钱,青国还的时候都还清了。”

“没有没有,都还清了。”

三叔迟疑了一下,继续道:“之前二哥二嫂确实找我们借钱了,不过都有打借条,大哥借的估计是什么时候还了,他忘了,你们别介意。”

徐大姐笑道:“那就好,就怕叔伯们今天说我爸欠八万明天说欠十万,那把我们姐弟三的房子卖了都还不起噢,呵。”

徐大姐说完顿了下,几个叔伯的脸更红了,头更低了。

徐大姐笑了笑,“大伯想来是记差了吧,以后这种没凭没据的话可别再说了。”

“嗯嗯,大家都别说这种没头没脑的话,这不是膈应人吗?”徐青水大声附和。大伯是什么,一个泥腿子,哪来市局大哥来的香?

“我,我记错了。”徐大伯认了怂,不敢再多待,连忙跑了。

徐家三姐弟留在原地继续烧纸。两个小侄子、小侄女这会特别安静,刚刚爸爸(大舅)发火,很吓人,他们不敢皮了。

“亲族比外人多了一份信任的基础,也多了一点得寸进尺的倚仗。利弊都有,利大于弊,不能笼统地说要或不要。要是连亲族关系都处理不好,还怎么处理治安署的事务?不过性子太软,被反而为主就不好了。”徐大姐笑道。

这话是对徐青国说的。

“我知道。”

很累,想睡觉了。

徐青国烧完纸钱就站起了身,转身就走,徐大姐徐大哥收拾好东西跟上。在徐父徐母面前,两人面对徐青国总是不自觉地心虚。

中午一大家子要聚一起吃饭。

一大家子好多人,分成了四张大桌。四个长辈坐一桌,有出息的子辈和四个长辈坐一起,包括徐青城徐青国。

菜上来,青山堂哥拿起米酒酒壶规规矩矩地给桌上的老爹、叔叔和几个堂兄弟倒了酒。

徐大伯休息过,这会已经恢复了过来,拿起酒杯,感慨道:“我们一家子好久没这么聚一起了,过年的时候你们几个小的还有说加班回不来的。说是社会在发展啊,这人情味越来越淡了。想我们兄弟小时候,国家还闹饥荒,村里一大家子挤一起抱团求生,单家单户根本过不下去。现在好了,也饿不死人了,就是亲人也没了来往。不是我说你们,就你们这些小辈,我们要是走了,你们祭祖能记清楚祖宗墓地吗...”

徐大伯絮絮叨叨,还没喝酒就有些醉了。

大家都老老实实地听着。徐大伯是有倚仗的,当年徐爷爷生太多,徐大伯作为长子干得最多吃亏最多。后来几个弟弟都长大了才分家,徐大伯亏的多。

徐大伯说完大家开始吃菜,没吃一会,徐青山就拿眼睛和徐大伯打着眼色,徐大伯有些扭捏,瞥了眼徐青城,没敢说话,又给自己倒了杯酒。

徐青国感觉到了不妙。

然而主桌还没动静,妇女桌先嚷嚷了起来。

“有琴姐,我敬您一杯,要不是你我就被开除了。”说话的是徐大伯没出嫁的老闺女徐丽萍。

徐大姐笑道:“刚好是我管的地方,怎么可能看着你被欺负?你要说把你拉入治安署或者什么作奸犯科的,那提都不要提,要不是你做错的,咱徐家也不是没人,不能让你受委屈。以后一个园区,要常走动呀。”

“嗯嗯。”

徐青国看了眼徐大姐,又看了眼徐青城,最后看向了徐大伯,感觉怪怪的。

饭吃的有些诡异。徐大伯好像是喝多了,脸红红的,青山堂哥怎么打招呼也没用了。青山堂哥好像想和徐青城说什么,但是始终没敢说话。

一顿饭吃完,徐青城要回市里,徐大嫂等人一起回去。

徐大姐带着女儿来家里逛了下就回去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今天本来都不该来的。

徐青国也喝醉了,干脆回了家里睡觉。

还是睡觉吧。总感觉发生了什么,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大伯就那么敢和我提要求,碰到徐青城总是怂怂的,我那么好欺负吗?

还是睡觉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