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游览名胜(2 / 2)

“哦,居然要去圣礼拜堂,希望他们能感到主的光辉,赞美你,上帝。”霍德华太太在胸前画了个十字,低声喃喃几句,便坐上驾驶室,开着车离开。

“走吧,竹先生竹夫人,还有小家伙,上车带你们去逛一逛圣礼拜堂。”亚瑟叔叔耸了耸肩膀,摊着手朝着我们一家无奈的说道。

父母疑惑地互相看了一眼彼此,一头雾水坐上车,我则迅速跑到副驾驶旁的车门,一屁股坐了上去。

“哦,小家伙,你就这么将二人世界让给了你的父母了。”亚瑟叔叔看到我坐到副驾驶位置,感到很有趣,不禁调笑起来。

“哦,我的亚瑟叔叔,在这里我可以看到更多没见过的景色。”我模仿着之前霍德华太太说话时的语气,回复着。

“接下来我们要去的地方名为圣礼拜堂,我们就在外面参观一下,因为那里与一旁的法院共用一个检查口,人一般比较多,带你们知道位置,在附近逛一逛,怎么样?。”亚瑟叔叔朝我笑了笑,便回头看了看后面的父母,询问道。

“客随主便,我们听从您得安排,亚瑟先生。”父亲笑着说道。

“小家伙,坐副驾驶要系好安全带。”亚瑟叔叔得到父亲的回复后,看到竹兰箜没有系安全带,便从车窗旁拉过安全带,叮嘱道。

“哦哦,好的亚瑟叔叔。”我看着系好地安全带很懵圈,毕竟自他己很少坐副驾驶,而且也没有人告诉自己坐副驾驶要系安全带,便下意识附和着。

亚瑟叔叔为我系好安全带后,便启动车子,朝着位于十六区西提岛上的圣礼拜堂开去。

圣礼拜堂,西提岛上的明珠,始建于1243年,建成于1248年。这是一家附属王宫的礼拜堂,专供国王以及他的家人使用。

整个礼拜堂分上下两层,下层供延臣使用,上层则专供国王以及王室成员使用。

整个上层礼拜堂两侧设有国王与王后专用壁龛(kan一声),而远处则设有圣龛,圣龛上摆放着圣物箱,圣物箱里摆放着基督教的志高圣物--荆棘之冠。

荆棘之冠是耶稣受难时所带的遗物,由当时法国国王路易九世花费重金从表弟拜占庭大帝那里购得,并下令建造此礼拜堂。

故此,在路易九世去逝后,被追封为圣徒,而圣礼拜堂也被称之为圣路易礼拜堂。

因为此礼拜堂有着至高圣物,因此基督教信徒们也常常参拜此地,他们认为荆棘之冠刺伤了耶稣,沾上了耶稣之血,在祷告时,能够连接自己与耶稣。

在基督教的宗教文化中,圣物在基督教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信徒们为了收纳圣物,便制作了极其华丽的储物盒来容纳圣物,而容纳荆棘之冠的储物盒便是圣礼拜堂。

整个礼拜堂的四分之三采用彩色玻璃制成,光线射入,礼拜堂内充斥着五彩缤纷的光芒。

圣礼拜堂可谓是哥特式建筑的巅峰之作,柳叶窗向上延展,代表着圣礼拜堂连接着天堂,典型的四分拱顶,细窄的直棂(ling三声)分隔窗户。

哥特式建筑典型特征之一,便是玫瑰窗,而圣礼拜堂的玫瑰窗位于西门,其构成玫瑰窗的石头窗饰比以往的哥特式建筑的玫瑰窗的石头窗饰,更薄,更细腻也更复杂。

而这些窗户不仅有着丰富多彩的色泽,而且上面也描画了《新约》或则《旧约》的故事,有得则描绘了如何得到圣物的故事。

整栋圣礼拜堂不仅有丰富多彩的玻璃窗,还有密集的图案,其中也夹杂着各种雕像,使徒雕像或则天使雕像。

一路上风驰电掣,亚瑟叔叔向我们展示了一手流利的车技,在车流中右超左躲。

极限的速度,让略微沉寂的车内,肾上腺素飙升,逐渐开始热闹起来,时而为超车兴奋,时而为不远处的警车降速。

“小家伙,告诉你一件好东西,就是你看对面开过来的车,很突兀地且非常有频率地闪了你几下,那么就代表不远处就会有敬业的警察在站岗。”随着时间的流逝,亚瑟叔叔体内的肾上腺素在一次次超车中越来越高,心情也越来越兴奋起来,可当看到对面车的车灯有规律的闪烁时,无奈将车速便降下来,看到一旁疑惑的我,耸了耸肩,解释道。

“就是刚刚那车的频率吗?”我想到之前自己心里还在咒骂对面开车为什么闪车灯,但在亚瑟这么一解释,愧疚感袭来,情绪不由得低落几分。

“想不到这边的司机素质这么好,居然会提醒对面车辆前方有警察,不像国内那些开车的。”母亲听到亚瑟叔叔的话语,心生感叹,不由得说了出来。

“的确,国内的有些司机素质有待提高,毕竟也是有目共睹的。”父亲听到竹母的话,也深感赞同,在一旁附和道。

“还有那个卫生,我之前都向物业讲了多少回了,愣是没有人收拾干净,有一次出门,差点踩到了狗屎。”听到父亲赞同自己,母亲的话夹子便打开了,便向父亲诉其苦来。

“好了,现在出来了,也到了你最喜欢的巴黎,别埋怨了。”父亲将母亲抱在怀里,轻声安慰着。

坐在副驾驶的我听到父母又秀起了恩爱,无奈的翻了翻白眼,从兜里抽出几张餐巾纸,将自己的耳朵堵住,靠在车窗上,看着过往的车辆。

亚瑟叔叔看见有些无奈地我,嘴角微微翘起,自顾自开着自己的车。

一时间,车内除了父亲轻声安慰母亲的声音,原先热闹地气氛逐渐冷淡下来。

我看着缓慢流逝的景色,时不时闪烁而过的绿色景象,让我不由得陶醉其中,这个景象在我以往的生活经历中很少见到。

除了有一次随父亲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那是我有生以来见到过最多的绿色景象,连绵不绝的山峦,淡淡的云雾充斥其间,当阳光照映整个大地时,那一刻我已身处仙境。

后来,我再也没有机会回到那个地方,也没有想起那天见到的奇景,原本以为以后不会再记起,可依靠在车窗上,看着过往的车流,我的某种情绪翻涌起来,那次见到的奇景浮现在脑海。

这一刻,我读懂了书本上的王维在重阳节登山时那种眷恋,眺望远方时的思念。

我真的离开了,也许终我一生也可能回不去了。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