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2 / 2)

安陵雪摆摆手,不在乎地说:“我知道我知道。我要说的‘期易’,跟直接采买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期’字上。你们不是说百姓家里有余粮,大家族粮仓也有不少存粮吗?我设想是这样的:到了加征赋税阶段,我们就以采买或者交换的方式,收取百姓和大家族的余粮。这个采买,就是直接用银两购买;这个交换,就是用打下来地盘收缴的粮食交换,或者用打下来的官方田地交换。我们不管是付钱还是给粮给地,都是有滞后性的。”

伊明弘和叶同启都瞪着双眼,震惊于安陵雪的天马行空。但细细思来,还是有一定可行性的。伊明弘沉吟了半晌,微微点了点头道:“值得一试。如此操作,算是交易,不再是以前的无偿征收。百姓们会更愿意接受。不过细节可得好好斟酌把关才行。”

叶同启圆珠子骨碌一转,出声道:“郡主,军师,卑职初涉政务,暂时没多少解决问题的经验。不如由我扮演百姓,大家族一员,从他们的立场来提出疑虑和难点,看这‘期易’能否走得通?”

安陵雪点头道:“可。新出的法令,总归要经得起推敲,让所有人信服才是。”

叶同启得了肯定,大受鼓舞。他想了一会,提出了第一个问题:“郡主说这‘期易’,我们的兑现存在滞后性,这个要怎么让老百姓,大家族相信我们真会兑付呢?”

“这个要靠侯府、各府衙的公信力做为背书,各级吏员要向百姓们宣贯到位才行。”

“用银两购买,用收缴的粮食交换归还以前‘期易’的粮食,都好操作。现在问题是用梁殷地盘上的官方田地交换粮食,该是怎么一个标准呢?”

“假设百姓一亩地岁收一石半粮食,那定个标准,比如收取百姓一亩地5年或8年或10年的产出,到时候直接置换梁殷的一亩地给百姓,抵换粮食。这个具体的数值,得让吏员们好好算算。”

“大宁百姓,在大宁府耕地,换的田地远在梁殷,没法同时耕种怎么办?”

“到时移民迁居。留在大宁府的百姓,在当地补足田地亩数;愿意迁居梁殷的,除补足田地亩数外,还要额外分发一定田地。”

“大家族,存粮都较多。如果他们出借大量粮食,到时岂不是个个都能换回大片田地?”

“嗯,这个问题好。得想个办法避免出现这个情况。既要不打击老百姓的积极性,又要不给大家族大肆获得田地的机会,得好好思考才行。”

“可以设置大家族出借粮食的上限,不成,这等于明着打击大家族,不妥当。”伊明弘出谋划策道:“这样,设置一个定额。一家出借粮食超过这个定额后,继续出借的部分,能置换的田地就等比例减少。出借的越多,超出部分能置换的田地就越少。”

“那如果大家族表面上分家,暗地里依旧大肆收拢田地呢?”叶同启追问道。

“这个问题不大,分家后,田地就掌握在不同人手里了。我们只要同步公告获得的置换田地,一定期限内不得交易买卖,就能限制大家族兼并土地。”说到这里,伊明弘提出了另一个议题:“郡主,你准备征伐二王子,可想好了如何处置裕和镇的那些大家族以及百姓吗?”

安陵雪一头雾水,不解道:“我为父报仇,只诛首恶。为何要迁怒那些大家族、百姓?”

伊明弘解释道:“他们的罪行,是支持二王子。如果这种行为不受到惩处的话,他们会毫不顾忌地为二王子驱使,毕竟二王子近在咫尺,能够威逼利诱他们。”

安陵雪眉头皱在了一起,这与她的初衷相违背。

伊明弘继续解释道:“郡主无需介怀。郡主想轻拿轻放,也是很容易的。但是他们的罪行,得先落实。还有另一个原因,使得我们必须对裕和镇的旧有阶层进行洗牌。郡主想行‘期易’,就算把裕和镇的所有官方田地都拿来换粮食,也是不够的。最起码,我们得把裕和大家族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

虽然不是很情愿做这等恶人行径,但安陵雪也理解与人为善只会使自己束手束脚。因此她纠结了一会,也就释然了。念头转换过来后,她也能思考相关的律令,不确定地道:“如此的话,裕和镇的大家族和百姓,就可以算是戴罪之身。比如百姓需要两年劳役,才能解除罪行,或者上缴一定钱粮来解除罪行。普通兵士需要五年劳役,才能解除罪行,或者入役我大宁军,斩敌首级一颗抵两年劳役。等他们罪行解除,就算是清白之人,与大宁百姓同等待遇?”

“善。郡主的提议很好。”伊明弘点评道。

“如果裕和的百姓惧怕我大宁军,潜逃他乡呢?”叶同启开始扮演起裕和的百姓来了。

伊明弘赶紧止住叶同启的话头,摆着手道:“停。今天郡主与我们只是相商赋税律法大的框架,军功授爵这个议题甚至还没谈论到呢。至于赋税律法、军功授爵令如何成文,那得是召集府县官吏齐心协力,细细完善才行。你的各种疑虑,到时再提出来逐一解决吧。”

“喏。”

安陵雪补充道:“叶书丞,你今天就拟个告令,把赋税、军功改革的计划,晓喻各府县。让各府县开始着手准备修订起来。虽然这次讨伐二王子,暂时还不用加征赋税。但赋税律法、军功授爵令改革是头等大事,得提早筹备。”

“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