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重逢39(1 / 2)

黄豆粒大小的蜡烛火苗散发着昏黄的光亮,间歇响起沉闷的“噗”声,然后火苗微微跳动一下,把安陵雪的身影投射在木墙之上。摆动的黑影变幻不定,让影子的主人心中忐忑不安。

与大部队分离后,安陵雪和伊明弘骑马往东,一路上走走停停,已经行至村落绵延的地区。太阳西落,两人在一个小村庄的村长家借宿。两人路上已统一口径,伊明弘对村长说的是父女二人,来南疆寻访多年故友,途径此地暂时歇脚。也不清楚村长信没信,在收了伊明弘给的半钱碎银后,村长就领着二人来到村里宗祠旁边的小木屋歇息。他临走时,还告诉二人晚点会让家里小娘送点吃食过来。

简单吃过略显黑硬的馍饼,还有两条晒干蒸熟的鱼干后,天色也彻底暗了下来。木屋内靠墙只有一张小木床,草席下铺了一层稻秸。安陵雪坐在床沿,就着昏黄的蜡烛光亮,低头与在床边几步远打地铺的伊明弘轻声讨论明天的行程。

安陵雪还是第一次体验到如此简陋艰苦的环境,身体上的劳累还是其次,心理上的折磨才是最煎熬的。因为仅是身后摇曳不停的影子,就让她心神不宁。

反观伊明弘,不愧是跟随安陵世渊南征北战,尝遍颠沛流离、奔波劳碌滋味的过来人,对如今的现状,并无任何不适。安陵雪此刻非常庆幸,答应军师随行是最为正确的一件事。她都不敢想象,若是自己独身一人,留宿在这陌生的小木屋里,该是何等恐怖的事情。

“军师,今天我们往东走了一天,与识海中要找的最近星光,已经拉近了不少距离。不过离我最近的星光,同样也在移动,方向是一直在往南。明早的话,我们应该往东南方向前行。估摸着,再走一两天,就能与第一个水灵根之人相会了。”

伊明弘躺在铺了浅浅一层稻秸的地面上,脑袋上枕着裹着换洗衣物的布包。“噢?!这么说来,这第一个要找的人,怕是在荔泉黄家境内吧。”

“应该是吧。”安陵雪不是很确定地回了一句。

“我记得你画的第二个、第三个星光,是在一起的吧。这两个星光,今天有移动过吗?”伊明弘主动问起另外水灵根之人的动静。

“好像没怎么移动。也可能有在小范围内移动,我感知不清而已。等距离拉近了,我或许可以弄清楚。”

“嗯。这些修真人的手段,真是奇异,让人叹为观止啊。”伊明弘闭着眼思索。“这第二、三个要找的人,恐怕得在和枫或者南燕境内了吧。唉!没有南疆的舆图,要搞清楚确切位置可不容易啊。希望不要来回绕道吧。”

“军师莫要多虑。我来领路,大不了路上多找人问一下路就是了。”

“也只能如此了。”良久,伊明弘才回了一句。阖眼久了,困意逐渐上涌。“早点歇息吧,明天还要早起。”

“好。”安陵雪应了一声。凑近火光吹灭蜡烛后,她和衣躺倒在小木床上。伴着窗外阵阵虫鸣声,安陵雪在黑暗中睁着双眼,脑袋中还转着各种杂事,毫无睡意。

----------------------------------------

晨曦微亮,伊明弘早早起身,在小木屋旁边的水井打水洗了把脸。不久后,安陵雪也起身了。伊明弘看着安陵雪略有倦意的脸色,关心问道:“怎么,昨晚没睡好?是不习惯么?”安陵雪微微点头。“昨晚睡得晚。不过没关系,不影响今天出行。”

烧了点热水,随意吃过早饭,两人就辞别村长,继续赶路。村长站在屋檐下,用布满沧桑的双眼,注视着这一对略显奇怪的父女离开,良久才转身向自家走去。唉,村里还很多生计要操心呢,好奇外人的事情做什么。

从借宿的小村落出来后,两人取道东南。小路慢慢变成大路,路上人烟也开始逐渐绵密起来。随着距离的拉近,安陵雪的状态回转变好,疲惫感反而不重了。若不是伊明弘提醒要节省马力,安陵雪只怕要一口气纵马前去相会。所以,当第二日落日来临的时候,两人距离要找的第一个水灵根之人,已经非常近了。无奈天色已晚,两人不得不先找地方过夜。好消息是,两人已到人烟稠密的城镇,找家客栈住宿还是很轻松的。

在客栈里,安陵雪终于美美地洗了个澡。晚饭间,两人从客栈掌柜那里打听到,此地确实是荔泉黄家的地盘,名为安和郡。再往南走个十几里,就到海边了。

安陵雪与伊明弘商定今晚先好好歇息,明早再前去找人。

……

第二天一早,两人吃饱早饭,牵着昨日特意交代掌柜喂养过精料的马匹,踏上了找人路途。

十多里地没多久就走完了。映入安陵雪眼帘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海。海风吹拂到脸上,略带有点湿气。第一次看到海,安陵雪很是新奇和兴奋。不过呢,她的疑虑很快也接踵而至。“军师,再往南已经没有陆地了。可我感知里,要找的人依旧在南边。该不会这共鸣之法不够准确吧?”

伊明弘迎着海风,惬意地吸了几口气。听了安陵雪的话语,他一点着急的神色都没有。“我们要找的人,在船上。”

“额。”安陵雪脸色微微发烫,暗怪自己脑子太不灵光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转不过弯来。

“那边有个酒楼,三层楼,适合登高望远。我们不妨去那边吃个午饭,顺便等待出海的船只归来。”伊明弘指了指远处,那是海边码头区相邻的一片市集建筑。

“好。我们现在过去。”安陵雪欣然同意。

上得酒楼三楼,安陵雪挑了靠窗朝海的位置,从这里,能够将码头区的景象尽收眼底。两人点了好几样菜,边吃边等。在这里,菜肴多以海味为主,鱼、虾、蟹、贝类不一而足。安陵雪也是首次发现,这酒楼里的青菜类菜式,价格居然是贵过海味菜式的。不得不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有这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本不怕饿肚子。安陵雪一边吃,一边感叹不已。

从酒楼小二的口中,两人还获得不少有用的消息。这酒楼,是荔泉黄家的产业。不单这座酒楼,市集里边的各式店铺,好多也是黄家的产业。越过东侧的峡湾,那边有大片的晒盐场、晒鱼场……不消说,也是黄家的。

跟黄家类似,南疆的四大世家,都有自己的产业,晒盐场、晒鱼场这些,都是基本配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