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龙争虎斗(1 / 2)

长路崎岖。

暗夜未央。

本已越下越大的雪,此刻小了下来。马儿不时打个响鼻,得得的马蹄声,辚辚的车轮声响彻一路。

袁铁衣敲敲车厢问道:“离官驿还有多远?”

一个年轻人在车外应道:“约摸还有五六里。”

袁铁衣长舒一口气,向王怀忠道:“官驿不远了,公公先在车厢里休息一下?”

风雪交加的天气,长途的奔波,他担心对面的老人有些吃不消。

“还能撑得住。”王怀忠笑笑,“袁统领不会怪我老头子事情太多吧。”

袁铁衣摆手道:“公公如果还这么想,就是太看不起我袁铁衣了。在其位,谋其政,铁衣对公公的赤胆忠心五体投地,如果公公只是一直和我虚与委蛇,或对圣上交待的事情不尽其心,那才是我袁铁衣所不屑与伍的。”

王怀忠道:“不是我有心试探统领,实是青龙会在江湖中实力极大。要招抚他们归顺朝廷,本就是圣上极为看重的事。青龙会组织严密,高手如云,在各州府县,都有或明或暗,不为人知的势力。如能让其为朝廷所用,只要调度适当,和大臣们一起,一明一暗,加强监管,实能让民间更加井然有序,大有利于民生和圣上的治理。”

袁铁衣道:“我明白公公的一片苦心。我听说齐王也极为看中青龙会的势力,他所缺的正是来自民间底层的力量。如果青龙会被齐王所掌控,一定会为圣上增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王怀忠道:“之前,我却是有这样的担心。据我掌握的信息,知道你不是这样的人,是以才向你把话挑明。但老头子我还是要亲自听一听,看一看你怎么说,用我这昏花的老眼亲眼验看一番,我才能放心的把一些重要的秘密说给你听。”

他又接着道:“齐王赠你的金子,你拿出一部分奖给有军功的将士,另外还拿给军中贫苦的军士,让他们邮寄回家赡养父母妻子。还有军营附近的贫苦人家,你也时常用自己的俸禄救济。你从未克扣过士兵的粮饷,也禁止手下的人这样做。如果同僚有克扣士兵粮饷的行为,你都会先好言相劝,除非对方屡劝不改,你才如实上奏,因此你也得罪了不少人。齐王为你置办的家产田产,你在积攒足够的财钱后,都把他们以寿礼贺礼的形式还给了齐王。此外,你的田产初有两百亩,但你把其中的一百多亩都拿了出来,分给附近的村民。你官居四品,有免除赋税的特权,可是每年你仍旧把应该上交的钱粮按时上交给州府。”

袁铁衣郑重道:“铁衣一刻未敢忘记皇恩。”

王怀忠点点头:“每次你做完这些事,你都向军士或百姓称赞圣上的仁德,从不自居其功。这些事情,圣上都是知道的。这次我们我们两人招抚青龙会,虽然是齐王举荐的你,可是如果圣上对你没信心,你现在会和我坐在马车里吗?”

袁铁衣此时心中已定,坦荡无愧,闻言便拱手向自己右前方道:“圣上英明。”

王怀忠这时才伸出手,把一直握在手中的信递给袁铁衣。

×××

“公公怀忠见上:

一三月正好,二月难定,四月太迟,十二月太冷,其余时间皆可相聚。一月内欲远行,至地之后,再与君赏月把酒几杯,共吟旧诗一首。天心月圆。

韩少棠敬上”

袁铁衣知道自己已经打消了王怀忠的疑虑,取得了他的信任。

就着桌上那微弱的烛光,他很快读完了信。

“韩堂主写给公公的信?”

王怀忠点点头:“韩少棠的胃口不小,胆子也很大。他的眼光看得也很准。绝对算得上是一号人物。能耐着性子等几十年,这次机会他一定不会错过的。”

“他要有所动作?”

王怀忠为两人各斟上一杯酒:“嗯,青龙会在归顺朝廷前,很有可能会变天。”

“这...是他自己的意思?”

王怀忠向他举举杯,呵呵笑道:“这是天意。”

天意?

“圣上对萧万鹏屡次拒绝朝廷招抚早已不满,但他还是很有耐心。你记不记得,我们第一次来,他热情款待,第二次他称病不见,圣上知道事缓则圆,无意逼迫他,叮嘱我徐徐图之。但是让我们万万想不到的是萧万鹏会给圣上亲自送去一封信。就在第二次我们从青龙会总堂返回不久,那时我们还在返京的路上。圣上早上去御书房发现他批奏公文的书桌上,公公整整的放着一封没有署名的信。里面是一首黄巢的题菊花。”

袁铁衣在军中事务之余一向喜欢看书写诗,他立刻就记起这首诗。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那落款处画着一只振翅高飞的雄鹰。”

鹰。鹏?在一张纸上它们的区别本就不大。

鹏?萧万鹏?

可是你又怎么能够仅凭一幅图案断定那是代表着某一个特定的人?

“那信上的意思很明显,让圣上放弃招抚青龙会。而绕过禁卫和大内高手,把信放在御书房的意味就更明显了。圣上虽然不动声色,可是依我侍候他多年的观察,他已动了真怒。”

袁铁衣冷冷道:“哼!这萧老头真是狂的可以。这种人又怎会执掌青龙会数十年而不倒?”

王怀忠道:“那时,我也因担忧圣上的安危,而没有考虑太多,只是让禁卫加强戒备。你还记不记得我们第三次去青龙会总堂?任我如何旁敲侧击,萧万鹏都含糊其词,不置可否。我那次也动了真怒。这些江湖人实在太过目无王法。但还还克制着自己没有发作。在我们离开青龙会总堂时,萧万鹏让韩少棠代他送我们。分别时,他握着我的手道别,就在那时,他偷偷给了第一封信。”

袁铁衣见他虽问自己,但没有要自己回答的意思,便默不作声,安心倾听。

“想必那天在青龙会总堂,给他瞧出了我强压的不满。他才敢把信交给我。信中他极力陈说萧万鹏的冥顽不灵,食古不化,并历数萧万鹏残暴冷血,专制蛮横,排挤原老,在青龙会的关键位置上安置亲信,把偌大青龙会变成他个人的一言堂,把庞大的组织当做他的家族组织,早已引起组织中众多高手的强烈不满。目无法纪,行事乖张,指挥的组织行动中,多次损伤到非江湖中人的普通老百姓。不敬圣上,不愿接受朝廷节制。并坦言为了家国大义,自己愿意为圣上扫除这个青龙会归顺朝廷的最大障碍。我那时不确定你的立场,所以没有告诉你这件事。”

袁铁衣缓缓道:“公公难道不觉得这件事有些蹊跷?”

王怀忠赞许道:“不错,你也看出这件事有些不大对劲是吧。我也是在读完那封信时才意识到这一点的。萧万鹏不愿接受朝廷的招抚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他本不必再藏头露尾的用一首诗来表明自己的心迹。”

“况且,就像你刚刚所说,如果这就是他做事的方式,这种人又怎么会执掌青龙会数十年而不倒?所以,萧万鹏一直含糊其词不正面回答我们的话,我推测极有可能他根本就不明白我们在说什么。他听到我们说的任何一句话,都会向圣上天恩浩荡,希望青龙会接受朝廷节制这个意思去想。而我则以为他是做贼心虚,不愿正面回答。”

“那时,我就惊觉,那封信很有可能是韩少棠的手笔。起初圣上招抚青龙会是想为自己所用,让自己多一股力量便于治理政事。但发现这些江湖人士目无纲纪,行事粗暴后,圣上又对青龙会的存在有了新的看法。一个强大的青龙会,根本不便于管理。”

“韩少棠看得很准,他用一封信就改变了圣上的心意。”

袁铁衣动容道:“好一个可怕的人。”

王怀忠道:“他的确不简单。但是反过来想想,他这样的人居然在萧万鹏手下几十年没敢翻出什么大浪来。萧老头岂非更加不可小觑?”

袁铁衣叹道:“这两只猛虎如果斗起来,鹿死谁手不说,江湖中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