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改命值首破六十55(1 / 2)

卢象升一到辽东,先是借口了解辽东情况,将祖大寿、祖大乐等祖家嫡系留在了山海关督师衙门。

另一边,却是大力提拔曹变蛟、左光先、赵光瑞等原辽东军非祖家一系的将领,并派他们前往宁远、锦州、松山等地接手防务。

祖家嫡系唯有吴三桂没有被圈在山海关,卢象升仍让他带领最精锐的夷丁突骑。

“吴将军,你还年轻,陛下也对你寄予厚望!希望你不要自误!”看着眼前英气逼人的吴三桂,卢象升沉声说道。

此时的吴三桂还不到三十岁,就已经官至副总兵,相比起同龄的曹变蛟、左光先等人,他的前途无疑更加光明。而此时的他也还没有变成后期的老奸巨猾、摇摆不定,心中还是有着尽忠报国之心的。

所以,他虽然隐约能感觉到卢象升的用意,但此时的他心中更在乎的反而是自己的前程,对于父亲、舅舅们视为生命的地盘、人口,倒没有放在心上。

说到底,现在大明的统治还算稳固,地方将领就算有拥兵自重之心,但却还不敢明目张胆,更别说现在明清局势还发生了惊天逆转,吴三桂就更没有不臣之心了。

“末将明白,末将定当唯督师马首是瞻!”吴三桂单膝跪地,肃声表态。

卢象升抚了抚胡须,笑着扶他起来,又勉励了几句,才让他带着夷丁突骑在外游弋,吴三桂躬身领命离开。

皇帝为什么打压祖家却留下吴家,卢象升的理解是围三缺一,不能把祖家逼的太急!

要知道祖大寿的儿子们可都失陷在满清,他们祖家在大明这边,可以说是无后的,倒不是说没有血脉后人,而是,军中没有继承人!

而吴三桂虽然只是祖家的外甥,但却能力出众,是祖、吴两家最完美的军中势力继承人,所以,只针对祖家,而放出吴三桂,就可以方便卢象升打压辽东将门,但却不会逼反他们。

同时,祖家在手,再加上还在京的吴家,这也是制衡吴三桂的手段。而通过刚才的接触,卢象升更发现,吴三桂这个年轻人,现在也还没有拥兵自重的军阀思想,他想的仍然还是立战功,加官进爵!

这种想法,很可取、很要得!卢象升心想着。

其实,对于吴三桂,崇祯皇帝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满清最后之所以能君临中国,吴三桂在山海关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倒戈,是清顺之争绝对的关键!

甚至之后,满清以区区十余万兵占领中华,也是以,以吴三桂、尚可喜等降清的明军、明将为主力的。

满清的绿营兵,不就是他崇祯皇帝的明军么?

所以,从华夏文明亡于异族这个角度看,吴三桂就是历史的罪人,而且是罪不可恕的那一种!

但是同时,崇祯皇帝又很清楚,这个时候,天下人心中是没有什么民族观念的,大家信奉得还是上报君王,下佑家族的这一套家国天下理论。

自己的大明,甚至是自己,是亡于李自成、亡于大顺,所以他吴三桂身为明臣,联合满清为自己效忠的君王报仇,似乎,也说得过去?

当然,崇祯帝也明白,这种说辞只是吴三桂后来为自己的私欲而找的借口,李自成进京之前,自己诏令关宁铁骑救驾,他磨磨蹭蹭。

后来自己虽然死了,但是南方尚有朱家正统,但他吴三桂还是降了满清、做了满清的平西王,成了满清消灭南明政权的一把尖刀。

从这些角度,无论怎么说,都是他吴三桂辜负了朱家,辜负了大明,这也是洗不脱的。

只不过,后世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很是客观,都会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做评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