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 / 2)

罗太医就这么没弄清楚任何情况便让人给带走了,之后好一段时间,给罗太医带路的人将临岳城的状况大概说了一下,一回头,那位据说是皇宫里出来的资深御医似乎遭受了什么重大打击一般,久久没回过神来。

“……”

这皇宫的御医怎么看起来不太聪明的样子?

“罗太医?”那人喊了他一声。

“你方才说华烁公主如今是临岳城里的大夫?”

“对啊,怎么了?”那人转头,似乎想到了什么一般,开口问道:“听闻殿下之前一直久居深宫,想来医术都是从太医院学的吧?”

罗太医露出了一种放空的神情:“……”

别问,问就是他也想知道。

罗太医这时候想起华烁公主小时候有一段时间一直往太医院里钻,那时候他与一众同僚还觉得当时小公主只是为了躲着要检查功课的,在她翻医书的时候甚至还害怕这位祖宗一个不高兴将书给撕了,后来事实证明,殿下气的人只有陛下与几位老师,在太医院的时候倒还算乖巧。

罗太医怀揣着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情再度出现在赵瑾跟前,赵瑾没有与其过多寒暄。

“罗太医既然来了,那便先安心留下吧。”

罗太医不知道自己怎么安心,他就像随遇而安一般留下来,开始跟着赵瑾接触病人,也像其他人一样经历了最初的一个震惊时期,然而不同的是,罗太医也算是看着赵瑾长大的人之一,这位公主到底是什么时候学的这身医术,简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然而也不是全然不是没有可寻之迹象,赵瑾这行医的手法,反而与罗太医印象中徐太医的习惯有些说不出的相似。

皇帝派来的这批人,一来是为了支援临岳城,这一带并非是什么荒郊野外,好些富商甚至都可以用富可敌国来形容,每年上缴的赋税占据了极大的一部分,不管从哪方面来看,江南一带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群人里面的一部分还背负着另外一层使命,那就是将赵瑾和唐韫修带回去。

只是这次的结果也不会有什么不同,如今已经不是赵瑾能不能离开临岳城的事了,而是临岳城离不开赵瑾。

于是这一批暗卫的命运也没有其他不同,如果实在有不同,那便是他们事先在城外留了人,事无巨细地将城里的情况传达回到京城皇宫里。

只是其中关于华烁公主当了大夫的描述,让皇帝不得不怀疑起传回信息的真假,不管怎么说,两批人却带不回来一个公主,让皇帝如何能够不恼怒?

瘟疫暂时控制住,没有从临岳城扩散出去,但这种时候,隔着十万八千里,所有的消息都做不到实时,焦虑渐渐从朝堂开始扩散,不断有朝臣提出再派人去赈灾。

而赈灾背后,又是多方势力在朝堂上的较量,有人明哲保身,也有人逐渐摆明了自己的立场,只是皇帝膝下没有皇子,所有人都不敢表露出自己是哪一方的人,要知道,站队皇子不过是结帮派,尽管有可能招致皇帝不快,但只要不是大事,皇帝毕竟也是从皇子的身份过来的,他不会说什么,但在没有储君与皇子的情况下站队,能站谁呢?

无非是皇帝那些同父异母的兄弟,这等同于谋反!

临岳城内逐渐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起因是有人深夜趁着夜色朦胧找到城墙想要翻出去,结果被巡逻的官兵发现,一时心急踩空从上面掉下来摔死了,死状凄惨。

这件事没有被瞒下来,反而在短时间内传得满城风雨。

因为每日都有人死去,也有新的的病例,有人说这次的瘟疫治不好,人只会死得越来越多,而且城中的粮食也不多了,再这样下去迟早弹尽粮绝。

在恐慌舆论下,深夜翻城墙的人越来越多,被发现后有人被收押监狱,而有的人就像是第一个被发现的人一样摔死了。

赵瑾不出意外成为了这场闹剧里被讨伐的对象。

她的医术成为了被攻击的点,而更离谱的谣言里则直接说赵瑾根本不是皇室那位尊贵的嫡长公主,不过是一个冒牌货,谣言里说得有理有据,差点将所谓“真公主”是怎么死的场景都描述了出来。

赵瑾听到这些话时,眼睛都没眨一下,反而很冷静地看向何大人与另一位被外派过来的钦差大人,“两位大人可能需要查一下这城里有没有混进来什么乱七八糟的人了。”

“殿下此话是什么意思?”另一位钦差大人姓陈,比何大人年长些,他看着赵瑾,眉头紧蹙,说不清在想着些什么。

赵瑾:“瘟疫进展迟缓,民心浮躁再正常不过,可若是将矛头指向本宫,与将矛头指向陛下有什么区别?”

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赵瑾这番话已经足够直白,有人想趁着这次洪灾与瘟疫的事情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而如今已经将矛头对准的赵瑾。

百姓是最容易被各种恐慌扇动的人群,除非瘟疫的解药尽快被研制出来,不然这临岳城迟早得乱。

他们当初从京城带出来的军队是为了救人用的,但若是某一天将刀剑挥向了百姓,那才真正是中了有心之人的下怀。

临岳叛乱会导致什么结果, 两位大人用脑子一想都会觉得窒息万分。

然而按照赵瑾所说的那样,其实还有第二种可能,未必是因为京城带来的人有问题, 或者是这临岳城原本的人里就有不对的。

赵瑾无心理城中的风向, 但涉及到自己,她就不可能全然坐视不理。

或者说从她成为这武朝的公主时,有些事情就注定不可能能够全身而退,就算她说自己不在意这皇帝的位置是谁在坐,也并不现实, 因为她如今得来的所有自由, 都不过是因为她的兄长是皇帝。

在这种情况下, 任何小意外都有可能直接导致截然不同的后果。

因为太后母族的一些念头, 后宫里不只有其他大臣家中的女儿, 还有太后的一些外甥女侄女之类的角色, 只是后来众人都不将希望寄托在后宫嫔妃的肚子里了, 像太后母族,便将主意打到了公主身上。

赵瑾若是死在临岳城, 对,某些人来说是再好不过了。

新的药不断被研发出来, 有用的没用的都一一投入到试验中, 在这种条件下,赵瑾没办法完全保证每一个步骤都是正确的, 只是她向来是个冷静的人,即便是当初知道自己一睁眼出现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朝代时,她也只是放空了几天几夜, 最后终于意识到自己什么也改变不了后便认命了。

重生成为一位公主, 亲娘是太后, 亲哥是皇帝,她没有什么怨言,然而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如今后宫里没能生出一个可继承大统的孩子,赵瑾从前想着啃完哥哥啃侄子的念头终于还是在无情的岁月中流产了,眼下借着这次的临岳之灾,京城那边肯定不太平,瘟疫一日不解决,赵瑾想活着回到京城继续当她的公主都成问题。

只是凡事急不来,就算赵瑾有后世千百年实践出来的知识可供作弊,她也不过是个普通人,研制特效药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赵瑾若真能短时间内解决这瘟疫的事,早二十几年诺贝尔奖就应该颁发给她了。

赵瑾几乎到了不休不眠的程度,就算是唐韫修也没能干扰到她,众人除了感慨华烁公主那一身医术以外,更是好奇起了这一身医术的源头,这就导致了另外一个后果,关于赵瑾这个“假公主”的身份越传越真。

旁人看她的目光越来越奇怪。

赵瑾:“……”

虽然热衷八卦,但陡然某一天八卦中心成了自己,这种感觉说不出的怪异。

动乱还是小范围爆发了,不知道哪里传出来的谣言,说是喝纯净幼儿的鲜血可以治愈瘟疫,竟然还真有没脑子的人跟着去绑孩子放血,这事情一传出来,家中有孩子的没孩子的都陷入了一种说不出的微妙,显而易见,临岳城的情况远远不到危言耸听的程度,因为粮食还算充足,虽然庄稼以及存储的粮食毁得差不多,但江南一带富庶的程度又岂是区区一场洪水就能全部毁掉的?

赵瑾那夜睡不着,在书房里面挑着夜灯,一遍遍看着这些日子的药方,她一直没能明白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虽然如今没有研究病毒的条件,但古代瘟疫治疗按道理说不应该这般难,这两日喂了药的病人都有明显的好转,罗太医与郑舟他们都觉得希望就在眼前,今夜唠叨了许多句老天保佑。

赵瑾却始终没能安心下来,不知道多少坎儿就在最后一步没能熬过去。

她在纸上写下了一种接着一种的药材,其中有些甚至如今还没有被记录在册,这些日子里来,每日都有军队拿着华烁公主画出来的图纸上山去找药材,有些更是要到深山野岭里去挖,军队每日都从山上挖下几麻袋的花花草草供众医师挑选。

赵瑾没有隐藏自己的实力,治病救人这方面并没有所谓隐藏实力的必要,那是人命,不是儿戏。

在这个过程里面,参与研制药方的大夫们更是直接认识了许多新的药材,赵瑾的形象就这么伟岸起来。

原本眼前的烛火忽然被风吹得闪烁了一下,赵瑾抬头看着晃了一下的蜡烛,再次低下头去。

但这晃动的烛火似乎在那么一瞬间也扰乱了她的心,周围安静得吓人,衬托得外面的风声更像是人的呜咽般。

这风声中似乎还裹挟着其他声音,赵瑾站了起来,想叫守卫去看看外面到底有什么动静,结果一开门看见外面火光一片,人声也逐渐嘈杂起来,隐隐约约听见有人在喊“开城门”之类的话。

赵瑾愣了一下,还没反应过来,就看到外面官府有百姓在抗议——兴许是在抗议,又兴许不仅仅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