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朱家村理发室(1 / 2)

梁婷婷笑着,笑得有点甜,站在朱洱聪的正对面。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朱洱聪还是如往常一样,早早站在了吧台后面。对新任经理的举动,莫名所以,不过和朱家村的爷爷奶奶们一样,朱洱聪也挺喜欢看的。

梁婷婷对朱洱聪说:“呃,你有时间吗?我想去做个头发,知道村里有个理发店,就是不知道……方不方便做业务……”

朱洱聪试着问了问,答道:“不熟是吧……”

梁婷婷腼腆地说:“刚上任嘛,想在形象上,给人留个好印象。本地人的喜好,理发师最有发言权,走在街上的都是他的手艺。”

朱洱聪爽快地说:“好嘞,马上来。”

说话间,朱洱聪已经走出吧台,和梁婷婷并行,一同出了知青食堂的大门。一对年轻男女,并行走在街上,放到中国随意一座城市,怕都会恍然间,出配成一对情侣。只是这里是朱家村,平静安然,如果想有什么,必须得走起来。

这次朱洱聪,伸出了他的左手,前方目的地,是村广场前的理发室。一栋正对街道的瓦房,正门上面的一块薄薄的木板,是店面的招牌,上面的字有些斑驳,依稀可见写着“朱家村理发室”。和知青食堂一样,理发室也是砖木结构,只是知青食堂,在老乡长的照拂下,保存依然完好。

如果说是情怀,不如说是穿越,理发室沧桑颓唐,真的太古旧了。开门伴着开窗,随着理发室的营业,屋内的花花草草,也跟着要见见阳光。配合摆在店门前的,标注收费标准的立牌,带着少许情怀味的理发室,基本属于练摊状态。

好在理发师还在,在此剪了一辈子头发,守着朱家村里的老顾客们,选择了继续经营。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理发的刚需客户,而有顾客上门的理发室,自然保持了窗明几净的良好状态。借此,理发室也让人眼前一亮,为朱家村保留了一丝活力。

朱洱聪告诉梁婷婷:“理发师算是朱家村里,最赶时髦的人了,他喜欢人家叫他托尼老师。”

梁婷婷笑着:“哪里都一样,城里的理发店,当班的师傅,也普遍叫托尼老师。”

梁婷婷伴着朱洱聪走着,想着理发师托尼老师的名字,出神的笑着,时不时的还会笑出声。

朱洱聪提醒道:“等会儿你进了理发室,可得严肃点儿,毕竟是给你理发,别回头一个不注意,理发师多剪了一刀,齐刘海变成了半边海。”

梁婷婷笑着说:“一会儿你帮我,多支应着点儿,我怕我会笑场,呵呵哈……你还是告诉我,理发师姓什么吧,喊人家托尼老师,我不笑都难……呵呵哈……”

朱洱聪点头:“嗯,不过理发师的姓,是他的软肋,你要是喊了,怕他会不高兴。”朱洱聪笑着,“他姓贾,被叫成贾理发师,一直是他的职业痛点。”

梁婷婷盘算着朱洱聪传递来的信息,喃喃自语:“……理发的师傅姓贾,喜欢人家叫他托尼老师……”随后大叫了一声,“啊,托尼贾!!!”

朱洱聪笑着,弯腰向理发师鞠躬,甜甜的打招呼:“托尼老师好。”

理发师从座位上站起身,淡淡的说:“好什么好?不就是来剪个头嘛,不用跟我客气,去洗个头吧。”

朱洱聪笑了,说道:“哪儿啊?不是我,是我们经理,来你这儿做个头发。城里来的,前两天到咱朱家村来玩,顺道被知青食堂收编了,现在是我们经理,刚上任的。”说着,朱洱聪给理发师飞了个眼,“看您的手艺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