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附近有女生(1 / 2)

朱洱聪和范涛,一前一后,伴着一头(老)毛驴,行走在朱家村的后山。老驴走在熟悉的山间,驴掌上的蹄铁,碰撞在石板路上,发出哒哒的清脆声,形成一种让人愉悦的节奏感。朱洱聪满心欢喜,享受着这个节奏。一路走来,不徐不疾,朱洱聪有意,尽量给范涛,留出欣赏山间风景的时间。

虽然对山里的生活,朱洱聪没什么自信,可对山里的风景,朱洱聪可是最为熟悉的。毕竟小时候,朱洱聪是走了无数次的,就算是在朱家村,同龄的孩子里,也是自己陪着无数的吃货,进山玩耍的。当然了,以朱洱聪的这个经验,范涛的这次游览也该是惬意畅快的。

范涛看着一路好风景,倒有些意趣全无的感觉,和朱洱聪发牢骚说:“你们朱家村真是老出了气质,就连风景都这么老套,太‘传统’了,还有什么好玩的?我想去露营,是要到大自然中去的,咱尽量让驴子往自然环境里面走。”

朱洱聪不解:“你不是要直播吗?这条路走上来,观赏性最高,耐看的该更适合直播呀。”

范涛反驳道:“要不说你是山民呢,对城里人的生活习惯,太陌生!现在看直播的,满大街都是,早形成了社会现象,都管他们叫做‘低头族’。拿什么吸引他们低下头的,那就得去野外,而且还是越野越好。”

朱洱聪牵着毛驴走的,是一条青石板路,和朱家村里的道路,同一时期修建的。这可是朱洱聪的有心之为,带客人走的路,总该是风景最好的观光路。就算道路的尽头,只能上到山顶,可这条狭窄的路,好歹大多是石板路,走起来要舒适得多。

对范涛的要求,朱洱聪有些犯难。从前,支教老师进山,那是有具体游玩选择的,溪流、悬崖都是特别容易区分的指向。范涛找露营地,则是漫无目的。范涛拿来区分露营地的,是采光、雾气缭绕的质感,以及周围有无可爱的野生动物。好像听起来挺美的,可这些都是随时间变化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索性,深谙野游之道的朱洱聪,是绝对的资深山民。朱洱聪挑了条,林木最不茂密的路。按照朱洱聪的理解,采光的另一种解释,就是空旷,裸露在外的山地,就能够满足这个要求。至于野生动物,不能说随处可见,不过假如逮住个机会,让范涛看到了,也就意味着,露营地选好了。

果不其然,一只山兔在草丛中闪过的身影,就让范涛确定下了露营的地点。然后朱洱聪就忙着,从毛驴驮着的鞍上,将运来的一套露营装备卸下。接着,选了附近的一棵树,栓好了毛驴。朱洱聪和范涛,就可以开始安装露营装备了。

范涛笑着说:“帐篷是免安装的,特别方便。”

打开帐篷包,展开帐篷,也确实如范涛所说,轻轻一提,帐篷如伞一般,自动打开了。看起来特别轻松,在朱洱聪面前展示,帐篷的安装过程,范涛显得游刃有余。

朱洱聪没有干看着,紧随着范涛的动作,没有一点迟疑。所以剩下的复杂操作,就由朱洱聪来完成了。第一步,是打地钉,六根地钉,分别钉在帐篷的六角,能打进土里13厘米,抗得住5级强风。唯一的恶劣行径是,范涛买了帐篷配了地钉,可是没有附赠地钉锤。

好在朱洱聪是个山民,纯正的朱家村原住民,在山里一点儿不客气。打地钉这种事,在山民这里,徒手就完了。朱洱聪先是攥住地钉,把地钉往土里插一下,固定住,再起身抬脚一踹,地钉应时入地。朱洱聪的操作,除了可能没有产品承诺的13厘米,其他的要求,应该都能达标。

露营还有另一个名字,俗称“野营”,顾名思义,野蛮操作是必不可少的行为准则。逃离城市严苛的生活准则,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亲近自然的自由。只不过不能忽略的是,自然也是日常里,不熟悉的环境,可能会遇到意外。因此,露营就有了两项内容,一个是务实的意识,干起事来不能偷懒,一个是充足的准备,以备自然环境的变化,应付突如其来的意外。

范涛的消费是真实的,抗5级强风的承诺,有必要的装备。帐篷购买的套餐,是一室一厅版的家庭装,宽敞的同时,对抗风的要求,也更高了。在地钉过后,要安装的部件,是防风绳。门前厅杆立起来后,就要把防风绳拴在地钉上面,然后帐篷的雏形,才算搭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