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主场(1 / 2)

“打工人饯行会”的红色横幅,高高地悬挂在主席台的上方。原本那个位置,挂着的是知青食堂的老牌匾,可是物是人非,时代不同了。知青食堂的牌匾,被一块黑布遮住,就这么随意地,遮盖得严严实实。

随着打工潮的风靡,一年一度,朱家村的村礼堂,也是早年间的知青食堂,都会开一次饯行会。十里八村的青年,纷至沓来,齐刷刷地坐在台下。一个个青涩的脸庞,未脱朝气蓬勃的稚气,却因为马上的远行,个个脸上扬着花样的笑容。

一众人里,朱洱聪是最精神的那个。皓齿外露,瞪大眼睛,挺胸昂首,目视主席台。或许动作不够特别突出,不过青春的身体条件,却让他自成特点。身高1米84,身材修长,一件简单的无袖衫,将他的臂膀裸露在外,古铜色的皮肤,明晃晃地成了他的装饰色。

主席台上,报幕的宣传干事喊道:“下面有请青年代表上场,他们才是今天与会的主角,也是两个即将要奔向大城市的,最美打工人。”

朱洱聪坐在人群中,无比激动,兴奋都写在了脸上,仿佛荣耀加身。只是坐在一群人中间,这份激动,难以在群像下,有任何凸显。因为主席台上呼喊的,是坐在他身边,和他同村同姓的两个男女。在礼堂里众人的注视下,二人齐刷刷地站了起来。虽然说来,是和朱洱聪没有什么关系,可此时此刻,全场观众可都在看着他。

宣传干事的话音(画外音)又响起:“大家把掌声献给他们,他们两个的名字是,朱天亓、朱玉凤。”

激昂的背景乐响起,青年代表走向主席台,也将全场观众的注意力,转向了主席台。矗立在台上的老乡长,手上拿着大红花,早就准备好了。一旁陪同的几个村主任,只能跟在乡长的后面,活脱脱抽象成了一群小跟班,站在乡长身旁,明显的矮半头。

被人称为老乡长,其实乡长并不老,刚刚四十出头。乡长本名叫劳荣知,乍一听,通常都会让人觉得生疏。再细听,他是就职于贵州这种偏远边区,也就并不奇怪了。毕竟,对于不熟悉的事物,人总会抱有一种宽容的心态,这也注定了,老乡长会脱离故事的主轴,而那个偏远的贵州,反倒反客为主地跃升成了主场。

面对劳乡长拗口的名字,活泼伶俐的孩子们,选了个简单的记诉方式。送了他一个,更容易让人记住的雅号“老同志”。自此,好像让他找到了借口,扎根进朱家村,进山的频次稳固了。每年的打工人饯行会,都是他主持,年年都来,一年不落。经过孩子们的小嘴,口耳相传,叫得久了,劳乡长也就变成了老乡长。

一年一次,已经让老乡长成了,进村最勤的干部了。某种层面上说,老乡长是山高路远的朱家村,能见到的最高领导。别小看了这个山高路远,朱家村人出趟山,都挺费劲。劳荣知乡长这份情谊,山里人是必须得记下的。

可以说,老乡长给戴上大红花,是无比光荣的事。朱家村的知青食堂,也因为老乡长莅临出席,每年的打工人饯行会,都会成为朱家村的盛事。期间,就连老乡长,随便说上的那两句,都会成为语录般,被人们记在心里。

最响亮的一句,也是老乡长的口头禅:“这是个价值投资的时代,拼的就是一个吸引力!”

老乡长一语,道出了朱家村的劣势,山村,都嫌远,没人愿意来。现在朱家村村口的路,都还是年前刚刚修的板油马路,早年间一直都是土路。因为村后,就是莽莽青山,所以到朱家村这里,就成了断头路。好像给一个断头村修路,都会觉得浪费资源,因为离乡政府驻地,也是特别的远。

乡政府的驻地,临近县城,原因很简单,那里的公路网更密集,便于跟外界联络,利于发展经济。乡政府在那里,甚至可以选择,避开县城,直接上高速。一脚油门踩下去,充分说明了,靠山乡的路子,就是这么野。

无疑,朱家村就是,乡名字里提到的“靠山”。只不过,乡里跟着县上野去了,留下了朱家村,就成了莽莽青山的代名词。太过偏远,以至于朱家村连个学校都没有,因为老师来得也不容易。但是孩子总要读书啊,一来二去,朱家村的学校,成了个教学点,来教书的老师也是支教教师。

支教教师进村,是朱家村人最开心的事,因为支教老师,恐怕是唯一喜欢青山的。无论是山里还是山外,这怕都属于另类。他们在朱家村支教时,都会化身全科教师,近乎和孩子们玩在一起,那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反正朱家村的孩子,因此有了个快乐的童年。

以老乡长的身份,不会空手进山,总会捎上一份,山里人最需要的礼物。于是,支教教师就会出现在,乡长的随行人员中。没有办法,贵州地区,八山一水一分田,一个不注意,特别容易迷失在山里。既然有熟悉当地风土的乡长带队,自然而然,谁还不乐得成为随行人员?

只是,支教老师来了,好的,确实能带一学期的班。教孩子唱唱歌,认认字,学学普通话,还会上几节英语课,甚至有的老师,还能弹吉他,最后走的时候,孩子都会唱英文歌了。可是也真有个别的老师,只来几天,摸清了地理环境,就匆匆地走了。

喜欢青山的另类,真的不好被青山发现。朱家村人倒没有怪人家,不是说支教老师来一次,连一个学期都没教完,人就走了,朱家村人有多没放在心上。喜欢青山,是不错,谁进了陌生的环境,能不说点好听的?主要是,山里的条件,确实不会太有吸引力。

极个别的支教老师,也是老师,对于老师的要求,起码朱家村人,能满足的一定满足。小时候的朱洱聪,就遇到过。进了村,见到孩子们,第一个要求是,“老师想进山里转转,谁能给我当个向导?”老师的要求,很简单,上山的路,孩子们都熟,朱洱聪是被选中的那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