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董仲舒的担忧89(1 / 2)

“太守,您可算是回来了。”

看到曹襄的身影,董仲舒仿佛看到了救世主一样,拿着手中的公文走了过来。

“朔方这边,关于商业一事的诸多律条要重新修订了。您看看这吴家和冯家又因为这些纸面协议,吵的不可开交。”

董仲舒用手指掸了掸,写着吴家和冯家商业纠纷的那几张公文,有些好笑,又有些好气地道:“吴家也是的,非要跟冯家玩这些文字游戏,现在冯家不干了,非要来讨个公道。”

“太守,您看这事?”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曹襄哪有心思还管这些小事,直接道:“从商讲究的是诚信,按照市面上的规矩给他们定夺,不过冯家也有疏忽在前,让他们吐出来点东西,就当给他们自己买个教训了。”

“是。”董仲舒点了点头,随后又继续说道:“还有一事,有人提议针对这种情况,请求官府设置单独处理商业仪式的衙门,派专人进行治理。”

“所有纸面协议必须要有衙门的认证才可以生效,而且纸面协议上,所写的各项条款,都需要在签订之前对其解释清楚,并征得双方同意之后才可以生效。太守您看这些如何?”

“凡事都在于摸索,我们既然要建造一个与众不同的朔方,便已经注定了没有前例可以遵循,所有出现的问题,大胆尝试用新方法去解决就是了。”

曹襄挥手道:“至于方法管不管用,能不能奏效,那也要等采用这些方法之后再做定夺。”

董仲舒颇为赞同地点了点头,他和曹襄是一个意思,道:“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回复准许了。”

“只不过这新衙门当中的人手,需要对商业一事有些了解,民间这样的人手……”

“去四海学堂招人就是了。”曹襄随口道。

虽然这些四海学堂的学子,还没有达到结业的期限,但四海学堂的授课方式向来注重实践,这种能够有实践的机会,向来是被四海学堂的诸多学子所疯抢的。

至于这些人能否胜任,虽然这些人年纪不算大,但已然是当今这时代,最能够拿得出手的一批人了。

如果这些人还不能够胜任的话,曹襄手里也没有更好的人选来用。

何况这些人,如果是真的在工作当中感受到了压力,也能更好的激发他们奋学之心,并不算是一件坏事。

在手中的公文下方,大大的写上准许二字,董仲舒也不免长舒了一口气。

曹襄这个太守当的,说是甩手掌柜并不贴切。

毕竟人家也确实待在朔方办实事来着。

只不过朔方这边的事情实在是太多,而且作为所有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曹襄最主要抓的还是军队和兵权。

匈奴人的反叛之事才刚刚消停下去,如今确实是比之前安稳了不少,曹襄更是从呼延劫手中,将管理匈奴部落的权利,直接收了回来。

并且用大合谈的方式,让每个部落,都选择好了自己所需要的牧区。

同时给部落当中的每一个人进行登记姓名和身份,将这些匈奴人,彻底纳入大汉的黄册当中。

而对于之前那些跟随军臣单于造反的匈奴部落,曹襄直接以雷霆手段镇压,将部落中所有人,无论男女老少,全部押解长安。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到这些人到达长安之后,也就离他们的死期不远了。

或许会有一小部分人,会被充入教坊司一类,但下场也没比死好到哪里去。

这般雷霆手段,不仅相当程度的震慑了,其他没有动作的匈奴部落。

同时也留出来了巨大的空缺,让其他的部落,都可以选择到自己能够接受的牧区。

而对于其中的一些小型部落,曹襄则干脆直接让其进行合并,成为一个新的部落。

如今的匈奴部落,整体上已经被曹襄分成了六个部分。

其中有三个部落,都是后面由各个小部落整合而成。

意见肯定是有的,但这些匈奴人在曹襄面前,谁也不敢把自己肚子里的意见提出来。

别看曹襄表面上,跟大家都是一副和和气气的模样,但这些匈奴人也都认清了,曹襄动起手来,那可真是一个心狠手辣。

而作为草原上的匈奴人,难以被管理的最直接原因,便是因为他们太过松散。

加上他们游牧的生活习性,对于那些不熟悉草原环境,和匈奴人迁移路径的中原人,想要找到这些在草原中的匈奴人,可谓是难上加难。

而且因为匈奴的部落大小不一,很多小部落整个上上下下加在一起,也就百来个人。

打包行李直接走,根本不需要花费太久。

这些人即便是投降了中原,想走其实也就是一个念头的事情。

中原基本拿这些小部落毫无办法。

往往能够跟中原,保持一段较长蜜月期的草原部落,都是那些人数比较多的中大型部落。

这些人迁移的难度稍大,而且平时生活所需要的资源也较多。

如果中原能够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生活所需资源,给他们渠道可以交换物产,这些草原人即便是受了一些欺负,也往往会捏着鼻子认下,继续留在这边和中原人做生意。

曹襄将这些匈奴人的小部落全部整合成大部落,就是为了方便控制管理。

至于这些部落之间是否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那反而不重要了。

说句不好听的,大家之前当了那么多年的对头,现在把你们抓起来没有直接把你们弄死,就已经很给你们面子了。

你们的内部矛盾,是你们自己内部的事情。

甚至对于曹襄来讲,匈奴人内部有自己的矛盾,反而更加便于他进行控制。

而在给他们甜枣,让他们能够得以安生之外,适当的军事威胁也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

尤其是对于这些好勇斗狠的匈奴人来讲,没有什么是比让他们害怕,更有力量的事情了。

只是奈何朔方的汉人人口数量一直提不上来,曹襄连补充原本的兵员都还没有完全补充完,生怕耽误了民间的生产。

所以只能继续主抓训练这些方面。

除了这些军事上的事情以外,甚至一些技术上的事情也需要曹襄亲自前去。

毕竟如今朔方可谓是支柱型的三个产业——畜牧业,盐业,矿业。

第一个自不必多说,完全由匈奴人来做,朔方这边只负责用其他的物资来和匈奴人进行交换,然后再将这些牛羊以及羊毛等物品,送往其他的地方进行加工或是销售。

而畜牧本身就是匈奴人最为熟悉的事情,所以这方面反而是各种事情最少的。

盐业和矿业这边,则完全是采用曹襄所提出来的一系列新技术。

这些技术在最开始使用的时候往往都不是太熟练,曹襄少不了要在各个地方跑来跑去,甚至需要亲自动手实操教导其他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