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纸40(2 / 2)

“但是绢帛太贵,没办法发到每一个士兵的手里,竹简又太沉,如果真的用竹简来写,对将士们也是个不小的负担。”

“所以我就想着能不能把这些纸改进一下,也不用改进的多好,造价便宜一点,能写字就行了。”

“……”

卫青三人互相看了看,忽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我们承认您说的确实有道理,提的想法也是个非常好的想法。

但这可是改进纸啊!

古往今来,有这种想法的绝不只有曹襄一个,但至今也还是只有麻纸这一种纸。

为什么?

是因为大家不想造新纸吗?

还不是因为造不出来,太难造了。

怎么这么多人都办不成的事情,到了您这里,就好像只是轻飘飘一句话的事情呢?

卫青三人不理解且大为震撼,但还是眼巴巴地看着曹襄,期望他能给大家展示一番。

曹襄笑了笑,着人研磨铺纸之后,提笔便开始在纸上唰唰落笔。

三颗脑袋忍不住凑了上去。

看着黑色墨迹真的停留在了白纸之上,卫青三人都忍不住张大了嘴。

“这第一点,是你们之前所说的,每逢战事,必须提前储备好粮食,喂养马匹,保证其在过冬之后仍有战力。”

“第二点,则是分兵抄袭后方,逼迫敌人主力不得不与我进行决战。”

……

“第三点,如果遇到类似于中原战事,则必须要多兵种协同配合。需要远程以弓箭袭扰敌人,最好能迫使敌人降速,打乱阵型,等到距离接近之后,再派出骑兵一举冲击。”

承明殿内,听着曹襄一本正经的汇报,刘彻忍不住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种态度就很好,没有因为一场获胜就骄傲自大,能够及时反思自己,这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人。

“说的不错。只是这些事情不只要你和苏建他们知道,需要让你麾下的每一个将校都知道。”

“并且还要勤加操练,能够在演练上找出问题来,总比到了真正战场上再发现问题要好得多。”

“你这个中垒校尉,责任很重啊。”

刘彻惯例点评。

他对曹襄这支新编组的队伍确实抱有极高的期望,甚至他希望借此打造一支汉军最强的精锐。

所以各种要求必须要严格。

“陛下所言极是。臣和陛下所想一样,这些想法如果光有臣和苏建他们几个人知道是不够的。”曹襄恭敬道:“所以臣提前让人将这些条例编写成了小册子,若是可以,臣希望可以将这些小册子发到臣麾下的每一个将士手上。”

嗯?

小册子?

刘彻听的明显一愣。

甚至站在一旁垂首,假装自己睡着的儒巾男子,这时都满脸困惑地抬头,朝着曹襄看了过来。

曹襄则是不慌不忙地,从自己袖子里掏出了一本册子,双手呈上。

册子不大,曹襄来的时候就派人特地裁剪过,只有后世普通说明书的大小,其中一侧钻孔用麻绳串联。

“这是……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