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纸40(1 / 2)

“公子。”

卫青、苏建和张次公三人又一次被曹襄找了过来。

苏建和张次公二人于校场练兵有功,如今两人也分别被加官,一个是如今的长水校尉,一个是如今的屯骑校尉。

都是刘彻趁着这一次朝野动荡,没什么人提反对意见的时候,新设的两名的校尉。

二者都掌管汉军骑兵,刘彻此举,显然是有其意思在里面。

而作为此次功劳最大,同时其父也办案有功的曹襄,则是同时在两份恩赏的晋升之下,一跃成为了长水校尉和屯骑校尉的长官,中垒校尉。

秩比二千石。

这便是有家族背靠的好处。

如果是平民子弟,之前还游离在朝廷之外,突然直接变成了秩比二千石的高官,整个朝野上下怕不是早就炸开了锅。

反对声音的浪潮,甚至能直接堆满刘彻的案头。

但如果放到平阳侯府身上,人家则同样心有不宣地保持了沉默。

按照朝廷惯例,曹襄作为平阳侯之子,早就可以在朝廷上有一席之位。如今又是立了新功,加上曹寿自己办了这么一个大案子,却一点封赏都没受。

这明摆着,就是把所有的功劳都加给了曹襄这位平阳侯府第二代人的身上。

区区一个校尉,高吗?

何况中垒校尉本是中尉的属官,这一次同样是刘小猪趁着朝野动荡的时候单拿出来的,属于新设的两千石官职。

和正儿八经,一直流传下来的两千石还是有区别的。

卫青同样也升了官,如今是中垒丞,被刘彻任命成了曹襄的副手。

虽然不是校尉,但重要性却不减反增。

“你们来啦?”

“快过来快过来。”

曹襄冲着卫青三人招手,示意他们近些。

卫青三人则是看着周遭的环境,有些好奇。

“公子?这些人是?”

“哦,我们在造纸。”

“纸!?”

卫青三人听到这回答愣了一下。

西汉初年如果细究下来,当然是有纸张的。只是这时候的纸张不仅造价昂贵,还都是麻纸,粗糙手感就不说了。

最关键的是挂不住墨。

根本没办法用来书写。

卫青跟着刘彻,倒是也见过这种麻纸两回,颜色暗黄,甚至拿过来往近点看,还能看到纸上长着许多毛刺。

简直是没用至极。

可周遭这些?

卫青看着那些来来往往的匠人,在焙墙上一张一张取下的洁白大方块,他实在是很难将眼前这个东西,和他之间所见到的那些纸放到一起。

这时,早就得了吩咐的下人已经不知道从哪里搬来了一个小木桌,同时还有人抱着一摞刚刚出产不久的白纸,摆在了桌子一角。

“我之前想了一件事,我们所用的战术战法都是前无古人,想要完善就必须集思广益。所以像这种每逢战后,不管是演练也好,还是实战也好,所有参战人员都必须要反思整场战斗做的好的地方,和做的不好的地方。”

“而且不仅是口头上的反思,还必须要落到实处,用笔和纸记录下来。然后将这些经验推广全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