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想要解决,只需两步!52(1 / 2)

这时候,就听到朱标的声音响了起来:

“什么?居然还要发工钱?还要供一日三餐?”

语气之中,满满的不可思议。

这…

这是什么待遇啊?

一个做工的能有这样待遇吗?

“那当然了啊!这个必须要发!想要让人努力工作,待遇是必不可少的。”

“不要以为这是什么不能想象的事情,大哥,我所说的这些,只是相当基础的条件罢了。只是当今陛下的政策不行。”

在后世,这种几乎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当下这个时代看来,是一种极大的善意。

甚至已经到了一种不可能的情况!

张安世的想法很简单,你给我工作,我给你工钱和伙食。

人,并不是什么机器,是有着自己的思想和灵魂,也有着自己的喜好。

如果工作能够让他们看到希望,看到未来,他们怎么可能不会全心全意投入进去?

虽然他来到了这个时代,但是张安世并没有像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那样,他在适应这个时代,也保留自己的本心。

提供工作,发放工钱,这是张安世自己的坚持,他并不是什么烂好人,但有些事情,必须要他去开这样的头,否则的话…

有些人,是不会把人当人的。

听到张安世的话之后,朱标没有反驳,而是吃了一口火锅之后,才说道:

“这样也好,以前,我出门去外地…跟着商队去行商的时候,看到的那些人家,他们一日两餐,有的人家只能吃个半饱…还有那些饿的面黄肌瘦的人们,卖儿卖女…”

说到这里,朱标叹了一口气。

大明,真的一片大好吗?

那些儒生们口中,盛世已经到来的大名,至少在朱标的眼中,并不是这样的。

至少他所看到的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

大明建立,让一部分人过上了不错的生活。

至少现在没有了战乱,拥有了美好的和平。

但粮食问题仍旧没有解决。

饥荒…仍然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有的人仍旧吃不饱饭,有的人还会在冬天被冻死。

在阳光下,一切安好,在阴影处,有人无声无息的死去。

他们不会被记住,只会被遗忘,历史之中也不会提到这样的人。

只有一个繁华,美好的大明盛世。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大明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程度。

但是那种割裂感,始终让朱标难以忘怀,他时刻都记得大明之中,仍有这样的人存在。

所以朱标有些无法想象,在这样的大明,如果真的能够就像是二弟张安世所说的那样,一个月能够入手十万两白银的话…

简直就是一个根本不可能的奇迹!

朱棣和朱标摇头叹息。

马皇后也是叹息了一声。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又一个难题啊!

那些朱标口中,吃不饱,卖儿卖女的人,都是他大明的子民。

或因为赋税,或因为别的原因,失去了土地,却没有任何一技之长能够养活自己。

国家不可能不收赋税,赋税是国家财政的一个主要来源,就是大头,这些赋税,都是来自于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