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绣衣楼(2 / 2)

“你倒是说话呀——”窦太后没好气地说道:“你询了居士,怎么地啊?”

“回太后,微臣怕说了,惹您生气?”

“恕你无罪,说吧——”

“太后,这居士说啊,自秦以来,天下伦理,三纲五常,顺者天意,逆者天灾,今年灾患甚多,源于一个字——”

“什么字——”

“孝!”窦相举起一个手指,刚要继续说,被太后一嘴就怼回去了。

“住嘴!”太后岂能不知窦相之意,但是身为太后,一国之母,也不能弃礼制说些不妥之词:“孝道之词,岂容你奴才的嘴里说出来?”

太后假装生气的站起来呵斥。窦相见状马上起身跪下去:“太后息怒。”

“居士还说什么来着”太后见状继续说道。

“居士说,天意如此,宜大办上陵之礼!”

“什么叫上陵之礼?”

“太后,按五礼旧制,每年冬至皇宫都会举办圜丘祀天之礼,祭拜祖宗,主佑安康,但这祭的是先皇,礼的是皇帝,与太后何干啊?”

“那你的意思是——”

“旧制可陈也可新啊,天文乱象,起于不忠、兴于不义、源于不孝,既然是祭祀之礼,就要礼得其所,礼而有意。这上陵之礼,亦可祭拜祖宗,但源于孝道传承,上行下效,才能有益于来年啊”

“哈哈——”听完窦相一番唾沫星子,窦太后深知窦相之用意了,感情还是为我太后着想了,于是心也就缓了,但是话还是不能说全。

“行啊,窦相,你对旧制还是研究透了,我看啊,这上陵之礼可以办,让我们这皇帝也警醒警醒!”

窦太后想了想:“不过这办可以,如何办?大办?还是小办?窦相你拿个主意吧——”

窦相心想,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啊,这警醒皇帝的事,岂能办小了去?连忙假装惶恐地接旨。

这时候,一个红衣侍女进来通报,手上拿着一个木匣子。

窦太后一看这个木匣子,就知道有飞鸽传书,一招手,侍女就连忙递上来。

原来,这绣衣楼不光是太后寝宫,还是窦太后一手遮天的情报中心,在楼顶最高处,太后设有几个专职收集各路情报的亲信,他在全国各地都有站点,下面一有风吹草动,她比下面这些奏折都知晓得快。

太后把匣子里的密信看完,气恼地一把丢给窦相:“你看看吧。”

窦相一看,这是吐图的字,忙凑近了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深怕错过了什么。

先皇武帝收复西域后,起初还算太平,但经不起岁月荏苒,西域位置敏感,上有匈奴骚扰,下有中原戒备,而新上台的吐图又深受汉人文化熏陶,他厌恶匈奴人的野蛮,又斗不过人家,所以吐图一直有深入中原腹地,彻底摆脱匈奴之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