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这女孩胆子有点小49(1 / 2)

张宽不作声,只看着对面的人。

“我没去过。”杨景明先是皱眉,接着抿了抿嘴,又闭上眼作回忆状,“你们尽可以去查。”

“好。”张宽收拾好资料,起身。

杨景明突然出声:“你们是因为书房里的指纹,今天才让我来的这里?”

张宽不理会他,接着往外走。

杨景明眼皮一撩,有意无意地扫过摄像头:“你们对江熙知道多少?”

江熙?刘万里面色一沉。

“老周死后,铜业事事不顺。很多人说是江熙克周家。捕风捉影嘛,一开始我也这么想。可事实摆在那里,让人不得不信。你看,江熙去周家第一天,老周心脏病突发死了。她嫁给周硼之后,铜业原本的效益大打折扣,周硼还斥巨资建了个只进不出的实验室。当然,我不是在指责什么。再后来,到ENTV节目播出,矿里更被责令停产。现在,周硼也死了。”

“然后?”

“我觉得不对劲。于是查了查她,从她的养父母开始一直查到凤凰市。最后发现,她很可能是十几年前老周一个死对头的女儿。”

也就是说,周硼和江熙是有仇的。

张宽:“噢。”

这话头怎么又到江熙身上了?江熙跟周硼的上一辈还有恩怨?杨景明这是要把脏水往江熙身上泼?还是真的有这么一回事?

小赵麻了。

呼——,不是说今天把杨景明带到局里来只是做做样子,顺便看看杨景明是个什么样的人,怎么信息量这么大……

得亏是张宽来了。

汪汪——电话响了。

8月1日,星期三。金山铜业子弟高中复读班上午的英语课停了,同学们议论纷纷。

杨老师是最受欢迎的老师,他不仅说话温柔,人还很酷。年近五十,头发挑染了黑色,加上他身形高瘦,戴一副时髦的金丝眼镜,这让他看上去是一个成功而儒雅的艺术工作者,而非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

他总是带最好的应届班和复读班。他教英语,而不是化学,这也是家长们对他评价颇高的原因之一。刚当老师时,他选了化学任教。人们以为他会一直教擅长得化学。没想到几年后,杨景明忽然能给学生补习外语了,补着补着,学生们的成绩飞速提升。不久后,杨景明转了科目,后来,又成了优秀教师。从这以后,杨老师才真正叫开了。有人问他为什么转教外语。他说化学对他来说太简单,英文他是自学成材,教起来才有意思。

学生家长更将他作为榜样,激励孩子努力学习。

实际上,杨老师的教学方法像他这个人一样,相当不传统,丝毫不值得学习。

他教书不需要教材,只需要试卷。他的课堂只有两个字,做题。做题、做题,做无数个题,然后考高分。三年下来,杨景明每天讲解一张试卷,有时候是两张。高一的第一堂英文课开始,学生开始做高考卷,到高考前的最后一堂课,学生仍然在做高考卷。做到最后,学生都纳闷,他哪儿来这么多既不重复又与时俱进的英语卷,书店里也买不着。别的老师也纳闷,我也这么教,怎么教不好?

因着这独特的教学风格成效好,杨景明的不走寻常路便成了务实和有魄力。他本人成了有能耐的符号,教学的压力自然从老师转至家长和学生——成绩不好,或是没有提高,一定不是老师的问题。

如此一来,杨景明浑身轻快,很乐意对学生说别的老师不敢说的话,比如分数不是一切啦,要学会跟随自己内心的感受啦,要发扬个性,不要埋头做题啦一类的。学业压力沉重的学生爱听这样的话,因而,杨景明在学生中人气也高。

复读班学生比应届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要更大,迟钝如林恩华时不时也能感受到这样的压力。然而,每次上杨景明的课时、同学们松一口气时,她反倒更紧绷。一部分原因是她知道自己是走后门进的青谷高中,后门是杨景明——这不道德,她心虚。

更多的是害怕——她藏了一个关于杨景明的秘密,她答应过爸爸妈妈,不对外人说,更不能被杨景明发现。

因为妈妈的事,林恩华已经好几天没回学校了。

不过今天,她听同学们说,杨景明被带到警察局配合调查了。

犹豫再三,她把妈妈托付给了方卓仔哥哥,自己出了医院。

从医院到回巷子的路上,徘徊再三,不敢走近青谷市警察局的大门。她绕着那条小镇的中轴线走了又走,终于找到了一个不气派的后窝窝。

守门的那大爷瞧着一个脸生的小姑娘背着书包站在门口,出来问她:“小孩,有什么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