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他要干什么?48(1 / 2)

问询之前,张宽过来,把小林换了下去。赵可颂一时摸不准他要干什么。

虽说,他把先前接触周铜和江熙的资料都同步给了小赵,但总归赵刘二人经验有限。

所以,他要来做这次问讯,小赵也没什么意思。

而审讯室内,大约是知道这回没那么容易糊弄过关,杨景明十分爽快,一点不装。

刘万里在隔壁看着,一问一答间,几个人说起话来十分顺利。

“姓名?”“杨景明。”

“年龄?”“四十五。”

“性别?”“男。”

“职业?”“教师。”

“7月24日下午,你在哪里?”“”

“这些问题之前都问过了。”

赵可颂眼皮子都没抬一下:“正常程序。”

杨景明微笑看他:“你很眼熟,叫什么名字?”

小赵敲敲桌子:“我问什么,你答什么,哪儿那么多话。7月24日下午,你人在哪?”

杨景明收了笑、凝了神,短暂沉思后说:“我在蔡晓福家里。”

“干什么?”“老朋友聊天。”

“聊天?跟学校请了一天假,就为跟老朋友聊天?”

杨景明这才答:“其实,我在帮周硼兄妹处理老周的遗嘱问题。我找蔡晓福,也是为了这件事。”

张宽把笔记本往前翻。

7月28日,周铜提过,她是为遗嘱回来的——杨景明告诉她的。

她先前被分到的遗产没剩太多钱了。

可她也说,遗嘱早在周硼手上,他称“危险”、收起来了,现在应是跟着蔡中和的自白书一起失踪了。杨景明为什么这时候提起遗嘱?

“人年纪大了,记不清事。最近我才想起来老周好像写了遗嘱,存在公证处,得直系家属才能拿到。周硼也在老房子里找到了凭证。我估摸着遗嘱是把铜业留给铜铜。为免今后说不清,他们兄妹得一起看看内容,再看怎么办。毕竟,兄妹俩之前已经自行分了遗产。这也是铜铜回来的原因。”

“遗嘱跟蔡晓福有关系?”

“是这样。老周生前办了个基金会,记在蔡晓福名下。当年兄妹俩不知道,分东西的时候把它漏了。我那天找蔡晓福是为了问问基金会的情况,以便他们决定怎么处理。”

“基金会里的钱很多?”赵可颂顺着问。

“基金会之前是老周个人和铜业两个账户分别按年拨款,账户里应该有些钱。具体数额只有蔡晓福知道,我不清楚。”

小赵稍作思考,明白了。

如果他没有事先得到林恩华那张写着基金会帐户的纸条。

如果蔡中和没有死、蔡晓福也没有坦白一切——从而自证清白。

他们会循着杨景明暗示的基金会账户去查,发现蔡晓福和林振亮金钱交易的证据——蔡晓福作案罪证将又添一条。

——这是杨景明的移花接木。

赵可颂确认:“你的意思是,基金会是蔡晓福在管,钱由他说了算?”

“是,镇上人都知道。时不时的,很多因基金会受惠的人还会上门感谢他。”

所以,杨景明的确计划要把周硼的命往蔡晓福头上扣。可既然要栽赃给蔡晓福,为什么杀蔡中和?

难不成,蔡中和的死真是意外?

赵可颂不兜圈子了:“蔡晓福说,7月24日,你让他当天无论如何把蔡中和留在家里,有这回事吗?”

“嗯?”杨景明皱眉,像是不理解赵可颂会问出这句话,继而很快否认,“没有。”

“遗嘱的事情现在处理好了?”张宽问。

杨景明看着眼前的水杯不出声。

“遗嘱现在在谁手里?”张宽提高音量,又问了一遍。

小赵连连点头,对对对,遗嘱是周硼留下的线索之一,能找到也行。

杨景明醒过来,恢复他宠辱不惊的假面:“在江熙手里。”

他顿了顿,接着说:“不过,老周的遗嘱是张白纸,算是一场乌龙。”

呃……小赵糊涂了。杨景明把威胁蔡晓福的谈话内容换为遗嘱和基金会,他明白杨景明的用意。

可江熙,周硼的妻子?遗嘱怎么跟江熙扯上了关系?在杨景明的口中,它没有失踪,而是在江熙手里,非但如此,它还成了白纸一张。这是什么名堂?

“她是周硼身后财产的第一继承人,如果遗产根据周青谷的遗嘱分配,她讨不到好处吧?周青谷既然留下了遗嘱,怎么会是一张白纸,周铜能认可?“张宽多想一步,此刻账面亏空的周铜能认可?何况据她的说法,遗嘱绝不是白纸。

杨景明说:“铜铜说了,她没有异议。”

那么,是周铜对杨景明有所防备,没有说真话,张宽又问:“为什么江熙会找你?”

上一次的供述中,江熙虽没有对杨景明发表过多看法,杨景明对她却不友善——他暗示环保局的江熙和管理铜矿的周硼里应外合,应付检查。这样两个人该关系疏远才是。

“她在为周硼手上的铜业股份找买家。希望我帮她看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