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1 / 2)

一直到天黑,张队和刘万里也没有新消息。

赵可颂和小林估摸着晚上还得待命,于是准备吃点东西。这会儿,食堂的饭点已经过了,两人只好外出觅食。

不过,青谷本就是小城,大家都是朝九晚五的作息。市局一带的单位大多设有食堂,饭店没什么赚头,店本来就少。少数几家做的大多是上班族和游客的生意。

这几天,台风早早预告上了,游客要么取消了行程,要么窝在酒店不出门;上班族呢,也早早回家看电视或打麻将了。

小林带着赵可颂在附近找啊找,从有路灯的马路,走到没路灯的巷子。裤子湿了大半截,可算是在老巷找到了一家还开着灯的店。

小林对赵可颂说:“虽然有点破,但味道还不错。”

赵可颂听他说这话,不是很想相信。毕竟,他们正坐在室外——一把大雨伞下。

得亏雨小了一些,伞够大,他们才没淋到雨。可这伞不知道哪里有个小洞,他和小林面前的桌子上时不时滴下一滴水。桌子只半人高,椅子么,只比马扎高一丢丢。灯挂在伞骨上,白色的光下蒙着很重的水雾,看着阴阴的。

小林点菜的时候,赵可颂一直在嘀咕,这灯的电是从哪来的,一会儿该不会触电了吧?

“小赵?小赵?能叫你小赵吧?“

赵可颂回过神来,说:“可以。”不然叫什么,叫小可吗?

小林又说:“你这名字挺有意思。可颂,你咋不叫赵牛角,或者赵羊角呢?”

赵可颂面无表情:“要你管?”

可颂,Croissant,一种法式面包,人们又称它为牛角包、羊角包或新月面包。

赵可颂出生前,这种面包还是稀罕物。小赵的妈妈怀他的时候,老赵的生意已经做起来了,有人送了可颂来给他尝鲜。赵妈妈一吃就喜欢上了,喜欢到一天都不能缺。后来,赵妈妈生下龙凤胎,老赵高兴得不得了,于是有了赵可颂和赵新月这两个名字。

谁也没想到,多年后,这种面包流行起来。于是赵可颂总能听到小林这种问题。

一开始,他还会解释,后来发现人家只是逗个趣,所以干脆臭脸不搭理。一般情况下,这策略会奏效。但今天……

小林说:“话说回来,羊角和牛角确实不太适合当名字。不过,新月怎么样?赵新月挺好听的。”

小赵烫碗的水流有一瞬间的停滞。他用尽十分力气平复颅内的风暴,尽可能平静地调笑:“你懂得还挺多。“

可颂的别名,牛角包、羊角包是为人所知的,但新月面包却带点小资情调。

小林看着,并不是小资的人。

小林像是看出了他在想什么,摆摆手:“这可不是我懂得多,是跟着我们队长耳濡目染得。最近半年不知道抽了什么风,忽然讲究起来,本来吃油条豆浆的糙老爷们儿,早餐居然换成了面包配咖啡,还不带重样的,天天给我们科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