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刘弗陵继位(二)(1 / 2)

建章宫内。

大殿上,小皇帝刘弗陵端坐在龙椅上,左顾右看,抓耳挠腮,或许是龙椅太大、太硬的缘故,怎么坐都不舒服。

小爷刚刚问鼎帝尊宝座,才兴致勃勃颁布第一号施政召令,就有一群跳蚤奴才蹦了出来,说这个不妥那个不当,这不是分明跟小爷我过不去嘛。

岂有此理,气死小爷了。

“这人是谁啊?”刘弗陵向傅春芳眨了眨眼,非常生气地问道。

“皇上,此人是奉常侍钟离,专门掌管宗庙祭祀、炼丹望气等事宜,刚才在神明台上又唱又跳的那个就是此人,先帝在世时非常器重他,经常安排他炼丹和望气。”傅春芳心神意会地回答道。

听了傅春芳的介绍,刘弗陵心想,此人也不是什么好奴才,便怒目喝道:“朕初登大极,沿用先祖文景的治国之策,大赦天下,与民休息,秉承先皇之志,加强边境防御,抵御匈奴南下,有何不妥?”

刘弗陵一脸疑惑地批评且暗自骂道,你这个老东西,不要以为先皇封你为太师,你就嘚瑟了,膨胀了,小爷我不吃这一套。

“先皇在世时曾让微臣望气,发现郡邸狱里有天子之气,是戾太子刘据的遗孙刘病已,先皇曾下旨诛杀刘病已,可是邴吉大人把人给藏匿了。”钟离俯身说道。

“哦,真有此事?”刘弗陵怒目俯视群臣,耸了耸肩大声喝道。

“陛下,郡邸狱关押的都是故太子刘据的门客,并没有钟太师所说的遗孙刘病已,故太子刘据一族五年前已被诛杀殆尽,请陛下明查。”邴吉大惊失色,出列跪地说道。

“邴大人,你胆敢私藏朝廷要犯,你可知罪?”钟离目光凌厉指着邴吉说道。

“仙师何出此言,故太子刘据一族五年前已被诛杀殆尽,没有一人逃脱,此事司隶府张鉴之大人最清楚,他可为此事作证。”邴吉说道。

“回禀陛下,五年前故太子一族确实被杀光了,前日,臣受命陪同钟太师前往郡邸狱搜查,并未查到刘病已的任何踪迹,可能是……。”张鉴之出列跪拜说道。

“可能是什么?有话快讲,有屁快放,在朝堂之上,朕的面前,何须这般吞吞吐吐!”刘弗陵怒目圆瞪。

张鉴之缓缓抬头看见小皇帝龙颜大怒,心里顿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陛下,臣想说,臣当时查遍监狱,并没有找到刘病已的任何踪迹,可能是钟太师故弄玄虚,危言耸听了吧!”张鉴之察言观色地说道。

“张大人,你何出此言!明明是邴吉将其藏匿了,为何不向皇上如实禀告……”钟离气急败坏地说道。

“钟太师,陛下的旨意你都不听?你难道是要抗旨不遵吗?”傅春芳数落道。

“陛下,先皇临终前曾说过,如果故太子刘据确有遗孙活在世上,那也是上天之意,上天有好德之心,陛下有爱民之情,理当放过所有罪民,包括刘病已!”邴吉大义凛然奏请道。

“先皇什么时候说过此话?邴吉,你胆敢私藏要犯,此乃欺君罔上,谋逆大罪,陛下,臣恳请凌迟处死邴吉,望陛下明鉴!”钟离冒着抗旨不遵的风险死咬不放。

这时,只见桑弘羊缓身出列,手握玉板走到殿前,俯身说道:“陛下,先皇临终前确实说过要放过所有罪民,包括刘病已,此事,霍光大人可以作证!”

“哦,那你的意思是说,刘病已确实还活着?”刘弗陵故意问道。

“陛下,刘病已确实还活着。”桑弘羊回答道。

“如果故太子遗孙刘病已确实还活着,那也是一件幸事啊,他毕竟是我皇家血脉,与朕同根同族,是朕的品亲侄儿,朕岂能杀之?”刘弗陵怜悯之心发自肺腑。

“陛下,先皇遗愿不可违呀!”钟离步步紧逼道。

“微臣......微臣以为,此患不除我大汉江山不保啊陛下,请陛下收回成命!”钟离目光阴鸷,跪地不起。

这时,站在群臣最前面的霍光,走到殿前俯身行礼道:“陛下,如果刘病已确实还活着,那就将其贬为庶民,让他从此留在民间,成为我大汉的平民百姓,永远不允许他进入宗庙就可以了!”。

“朕刚才说了,朕要大赦天下,大汉子民,凡是坐牢的一律释放回家,至于刘病已嘛,就按照大将军的意思去办,从即日起,将其贬为庶民,宗族姓氏逐出社庙。”刘弗陵盖棺定论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