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刘弗陵继位(一)(1 / 2)

清晨。

长安城在一片朦胧的薄雾中苏醒,昨日还是全城缟素,一夜之间,便已装灯结彩喜气洋洋了。

建章宫中,一众侍官宫女正在紧张有序地铺设地毯、挑挂灯笼,一场盛大而隆重的登极大典即将这里举行。

神明台前,一众文武百官齐整地站在毒辣的烈日之下,脸上豆大的汗珠唰唰往下滴,地上的石板砖“呼呼呼”的冒着热气,稍微年长的一些官员,身体几近摇摇欲坠,显然,这些文武百官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在一众大臣们的千呼万唤中,主角即将登场。

烈日之下,一阵洪亮且带有节奏的钟鼓声响起,天子即位的第一个环节——神明台祭祀的时辰到了。

玉阶前,钟离一身华贵的礼服,手执木桃剑对着神明台前面无比宽大的广场,扯开嗓子大声喊道:“吉日良辰,岁在太极,神明台登坛受命,燎祭天地五岳四渎,百官陪位视燎城礼……!”

这时,只见一位身穿一件金黄色的九纹龙袍,头戴王冠,满脸稚气的八九岁男孩,从建章宫一侧快速走来,身后还跟着一群贴身侍官宫女。

“哎哟喂,皇上,慢点,小心台阶!”跟在最前面的侍官,声音娇气地喊道。

显然,这个小男孩许久没有看到这么好玩的场景了,他出了殿门,脚下就像摸了油似的飞跑,身后的侍官被甩开好几米。

这个小男孩,就是汉武帝最小的儿子刘弗陵。

作为最小的一位皇太子,刘弗陵无疑是最幸运的,皇权有惊无险地落入自己的手中,但无疑又是最不幸运的,生母钩弋夫人的死,令他痛彻心扉。

整个祭祀仪式,在一片欢快而轻松的氛围中落下帷幕,刘弗陵的表现让百官文武爆笑频频,他完全把祭祀神明这种严肃而庄重的仪式,当作了一场极其好玩的情景喜剧,就连向来十分古板严肃的宰相车千秋,也会时不时地被小皇帝新奇的胡闹,笑得蒙了圈。

祭祀仪式完后,一众文武百官鱼贯进入章台大殿上表道贺。

章台殿内,只见殿中九根大圆柱立成两排,每根圆柱上都盘绕着一条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又见一条巨大的雕龙嘴里含着一颗金色的大圆珠,威严而又庄重。

龙珠正对着下面便是金銮宝座,此刻,一脸稚嫩的刘佛陵坐在龙椅上,俯视着下面匍匐跪地的群臣,完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皇上,大臣们都跪地许久了,快让大臣们起来呀!”站在龙椅左侧的贴身侍官傅春芳悄声提醒道。

刘佛陵从未经历过这种阵势,就连皇帝是什么他都不知道,照他这般年纪正是读二年级的时候,甚至晚上还会尿床,你岂能指望他在朝堂上掌控自如?

“我要怎么说啊?看着他们一群老头子跪在地上好玩,要不我也下去玩一下吧!”刘弗陵嘻笑道。

“不行啊皇上,您不能说我,要说朕,朕就是您,您就是朕,就是皇上,整个大汉都是您的!”傅春芳又悄声说道。

“皇上,您应该喊平身了,平身!”

刘佛陵望了望众臣,又看了看傅春芳,便学着傅春芳对着群臣们大声喊道:“众位爱卿,平身!”

“谢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起身高呼,两手使劲地搓着膝盖,虽然面露疼痛,却又不敢发出声音。

宣读策命书的过程极其漫长枯燥,刘弗陵时不时把玩着案台上的天子玺绶,眼睛不停地四处打转,下面的群臣们也开始在交头接耳,有的甚至离开队列,分组作两组,像是在商量着什么。

咳!咳!

突然龙椅上传来几声咳嗽声,下面乱作一团的群臣瞬间归位,原先轻松的氛围瞬间变得严肃了起来,令群臣摸不着头脑。

“朕今日初登大极,有两件大事要安排,第一件事嘛,便是父皇和母后刚刚去世,诸位爱卿对父皇的谥号是否已经有了提议?”刘佛陵试探地问道。

文臣中率先出列的是权臣霍光,只见霍光抖了抖华贵的官服,双手紧握玉板奏请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先皇在位四十九载,为巩固帝国皇权,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在地方设置刺史,颁行推恩,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开创了汉武盛世,可谓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应谥号文武皇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