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_分节阅读_第174节(1 / 2)

  而李师傅正在把面种往面团里揉,这项工作对她来说显然十分轻松,便边做边同宋满冬道,“我也不同你卖关子。”

  “你做的米糕我们都尝过了,也拿去问过厂长,最后讨论了一下,说是正巧现在天冷放得住,厂里可以试着做一批卖卖。”

  “如果你愿意把米糕的做法交给大家,厂里可以给你一百块的技术费。不知道你什么想法?”

  宋满冬答,“若是问我,我肯定是愿意的。”

  米糕并非罕绝的吃食,做法也不难,只是胜在北方稀少,往南走一些,说不定家家都能做。

  “既如此,这事儿就定下了,待会儿咱们去外面立个字据,再细谈。”李师傅看了眼时间,把揉好的面团放进盆里盖上。

  笑着问宋满冬,“瞧出来我这是要做什么了没?”

  宋满冬中规中矩的回,“面是发酵的,应当是做馒头之类的东西吧。”

  “咱们厂里可不做馒头。”李师傅说完也不揭晓答案。

  同她走到外面敲定细节,约好待会儿给她登记奖金,开始做准备工作。

  说完这些,李师傅仍坐着,笑盈盈的看她,“你没别的问题了?”

  宋满冬心底思索一遍,“没有了。”

  字据瞧着是没问题的,钱随下个月工资一块儿给她,也不必怕食品厂赖账。

  李师傅,“我听说你从前在大队上的时候做过柿饼?”

  “我也有幸尝过,味道确实很好,就是卖的太少了些。原本想着买点儿过年吃,特意跑了趟东风公社,没想到现在就买不到了。”

  这事儿没什么隐瞒的必要,也瞒不住。

  宋满冬索性应了,“柿饼的情况我也不太清楚,来食品厂前,已经把柿饼的事情交给其他人了。”

  从离开做柿饼的院子后,她便没再过问柿饼的事儿。

  虽然心里也记挂,但瞧着一周半月都没人来找她,便知道没什么问题了。

  现在听李师傅这么说,宋满冬微不可查的蹙了下眉。

  卖的太快了些。

  最后一批柿饼是招工考试前不久才入缸的,算算时间,前几天才刚能拿出来卖。

  这便全卖了?

  刚入腊月,正是物资紧俏的时候,再过几日价格还能往上涨涨。

  柿饼放的住,也不怕坏。

  宋满冬只能猜测是张大队长忧心提高价格受人指摘,又怕长久生变吧。

  她心里正想着,冷不丁听道李师傅问她,“不想来我们研发车间啊?”

  宋满冬心神一凛,谨慎回答,“研发车间是大家都向往的地方,师傅们个个都能力出众,哪怕来打杂也应当能学到许多东西,没人会不想来。”

  说罢,宋满冬又低低头,弱声补充道,“而且,这里工资也高。”

  她是回答了,迟迟不见李师傅开口。

  宋满冬便抬起眼,李师傅正摸着下巴看她,跟宋满冬目光对上,她才开口,“你这有点儿……”

  她又说,“倒也没说错。但是跟我们想法不太一样。”

  什么想法?

  宋满冬心底疑惑,飞快思索起来。

  李师傅忽的抬起手招呼了一声,“新云!”

  忙碌的脚步声中,青年女人停下来一个,朝这边看看,走了过来。

  李师傅转头问宋满冬,“你觉得做研发车间工作最需要什么?”

  宋满冬被她们实在弄的迷糊。

  许是她真的同这里不合适?

  这么想着,她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有能力、有耐心,还要有观察能力?”

  新云瞥她一眼,“如果你是抱着我或许可以试试做种东西出来的想法,还是别来浪费时间了。”

  “就是这个。”李师傅一拍掌,“你的行动告诉我你是想加入我们的,可你给我感觉好像即便没进研发车间也没关系。”

  宋满冬不太明白,给自己留退路不好么?

  这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李师傅似是看出她的疑惑,反过来安慰道,“不急,你还有考虑的时间。”

  “咱们先做米糕吧,你来跟我说说要准备什么。”

  李师傅听完做法,思索起来,“面粉倒是有现成的,石磨可不好找。”

  宋满冬正要说出自己磨大米的地方,这次可以先用那边的石磨,若是食品厂要做,就得另寻他法了。

  李师傅一拍围裙,脱下来招呼她一块儿,“先去仓库找找吧。”

  她说着把两人签的字据交给另一人让他拿去财务部,又从墙上挂着的钥匙串里拿了一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