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节 狼子46(1 / 2)

黄治五年十月,晋州

前几日气温忽降,城中落满飞雪,今日又忽而转暖,阴雨连绵。天空始终不愿放晴,十月的寒风从极北的冰川处袭来,砭人肌肤。

仆人在傍晚时分就将烧好的木炭放入火炉之内,让小小的书房内始终温暖如春。章士诚品着香茗坐在了上首,他的胞弟章士诠则吃着卤牛肉坐在了下首。

熏香缓缓地在房内燃烧,几支硕大的红烛照亮了书案上摆放的晋州地图。章士诚手拿红笔,眉头紧皱着在地图上勾勒敌我两方的位置。虽然近日杨如岳一直选择按兵不动,可他手下的军队已经悄无声息的拔掉了章士诚在晋州城外设立的几个据点。晋州城现在已经成了一座孤城。

雨在窗外越下越大,寒气不时通过窗棂袭入屋内。章士诚感觉身上有些发冷,紧了紧披着的皮袄,抬眼正好看到还在大吃大喝的章士诠,内心不免有些恼怒。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吃个不停。”

章士诠假装没有听到章士诚的声音,他抓紧将盘中最后一块卤牛肉吃完,用香茗漱完口后,才在章士诚第二次责备声冒出口前,辩解道:“民以食为天。”

章士诚有些无奈地摇摇头,从小他这个弟弟就是个混混,向来不服从他的管教。现在大了,更是不得了。

“你平时吃归吃,我不会责备你,可现在情况紧急,你也得学会……”

“得了得了,别说了。”章士诠连忙挥手打断,“大哥,你一教育我就像个话痨,一点都没君子的风范。”

“哪个混账教你这么跟我说话的。”章士诚一拍桌子,看来真的为章士诠的话动了气。

“行了,大哥,我错了。”章士诠赶紧双手合十,“我跟你道歉。不过不是我不体贴你,也不是不紧张,是我们根本没有必要紧张。”

“此话怎讲?”

章士诠闻言从怀中掏出一封镶着火漆的牛皮信,轻佻得扔给章士诚。章士诚一脸狐疑的接过,发现火漆上的图案是一个口咬着长矛的虎头,心中暗惊,“是虎枪营”,随即看向章士诠。

章士诠对着章士诚点点,“淳亲王此次出征津海,虽说两宫太后只让五军营和火神营随行,可也暗中安排了一些虎枪营的骑兵当作他的随身护卫。”

章士诚听完章士诠的话,不露面色,打开火漆,展开信纸,入目只有六个字:“贼首战败于王”。

“淳亲王第一场仗胜了。”章士诚将信递给章士诠,他面色阴沉,不知在心里想着什么。

“这个我今日白天就知道了。”章士诠接过书信,同时从怀里摸出另一封带有火漆的书信。章士诚认得火漆上面的图案,是九大营中哨探营的。

“这么说,津海之围可解了?”

章士诠点点头,他将两封书信都丢入火炉中,看着它们燃烧殆尽,“津海之围解了,我们这也就解了。杨如岳是个聪明人,不会浪费手中的士兵去争这无用的功劳。他的重点还是放在棠邑里面那位。”

“贼子阋墙,本该是我朝之幸。只是我担心淳亲王那边,一旦让他知道间谍一事,恐怕不会轻易收场。”

“我倒是觉得此次淳亲王不会如此做。”

“你有何见解?”章士诚看向自己的弟弟,想听听他的看法。

“前几日,我从那位岳公公口中探听到,此次跟淳亲王出征津海的除了塞北诸王外,还有一位宗室王亲。”

“宗室王亲?”章士诚快速在脑中思考着能与这四个字对应上的人,片刻后无果的摇了摇头。

见章士诚猜不出来,章士诠也决定不再继续卖关子,“道武帝之孙,隐郡王之子。”

“什么?”章士诚一惊,茶杯差点从手中滑落。道武帝一生共有六子,其中三子早夭,当年能争大宝的只剩下元成帝、淳亲王和隐郡王三人。虽说元成帝最终荣登皇位,可隐郡王仍旧野心不死,在朝中笼络了一大批能人异士,妄图颠覆朝政,最后不得不逼得元成帝下令诛杀。还是淳亲王求情,为其留下一丝血脉,他的谥号也从“戾”改为了“隐”。

“明年当今圣上就满15岁了,按照祖制便该大婚亲政。据我所知,两宫太后就为这皇后人选暗中相斗了多次。虽说最后东太后棋高一着,可西太后毕竟是圣上亲母,想来日后还要有一番文章要做。淳亲王只有两女,这未来的皇嗣之争本与他无关,可他毕竟是道武帝亲子,又与隐郡王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此次他带着镇国公出征津海,怎能不让两宫太后浮想联翩。”

章士诚看了一眼说得眉飞色舞的章士诠,喝了一口杯中的香茗,“你与淳亲王一样,都太聪明了,可聪明的人往往都没有好下场。你知道为什么吗?”

章士诠没想到章士诚会突然这么问,一下子愣在了原地,不知道该作何回答。

“因为你们的野心太大了,想要的太多了。觉得自己可以仗着聪明便能规避所有风险,可你们忘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句话。”

“大哥……”

“你先别插嘴。”章士诚连忙打断章士诠的话头,“我就问你,虎枪营和哨探营都是皇帝亲军,是你能碰的的吗?别人能卖给你消息,就不会把你的消息也卖给别人?朝廷现在器重我们不是因为无人可用,是先皇暴毙后,各派系仍相互争斗无暇他顾,可朝廷又不能让叛军继续做大,所以不得不用我们。”

“所以大哥的意思是?”

“结硬寨,打呆仗。不管他外来风雨多大,我自坚如磐石。”

章士诠仔细回味着章士诚的话,点点头道:“受教了。”

章士诚满意的摸了摸了颌下的胡须,“你比我聪明,我就是个愚笨的人。小时候背书,你一遍就背熟的文章,我得背一晚上。可愚笨也有愚笨的好处,我就比你们这些聪明的有耐心。我不会求成一时之功,但我可以慢慢来,慢慢的积蓄力量,成就一世之功。”

“大哥,莫非你是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