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锦鲤44(1 / 2)

“郑局,如果王总把产业放在那边,我们家的房子会更好卖。”

司徒家在那边已经建立了一所幼儿园,隔壁又建立了一所非寄宿制中小学校,政、府筹建的医院马上要封顶了,这些配套设施已经定了,房子就不愁卖不出去。

司徒炳然说这话,纯属是给王裕民从郑局这里讨个人情。

“行,正好你们两家都在,等到年后的时候,我带着几个人跟你们一起实地考察。裕民,你是设计方面的专家,这事儿听你的。你看上那边了,那就帮你在那边争取一块地。”

从始至终,王裕民都没有提及要在那边建立养锦鲤基地,但是他刚才也没有表态不愿意在那边,这种情况之下,郑局就直接认为他愿意到那边去。

此刻,人有点儿多,他也不好意思再跟郑局提城中的那块地。

司徒庆只负责穿针,至于引线,那就是王裕民和郑局的事情了。他曾劝说过王裕民,城中的那块地,太难拿了。

“每个城市要有一个地标性建筑,我们有什么呢?难道是那占据半条街、高达30层的政府办公大楼?”

政、府办公大楼,先前是本市某个上市公司的总部,企业倒闭申请破产之后,一直处于流拍状态。三年后,市政、府原办公大楼因年代久远,外墙脱落。市政、府带着各大行政机关的办事大厅都搬迁过去了。

王裕民说的不是没道理,投资商一听本市地标性建筑是市政、府大楼,都会忍不住开玩笑。嘴上开着玩笑,内心其实已经给本市的营商环境打了评分。

“司徒总,我们共事多年,我是那种什么钱都赚的人吗?”

“我知道你不是,但是你拿下那块地,你必须要考虑那块地的商业价值。”

城中的那块地,争来争去,就是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它的商业价值,哪怕是王裕民拿到地了,到时候肯定会有人站出来逼迫他考虑商业价值。

外界嘲讽他挂羊头卖狗肉,既然只考虑艺术,不考虑商业价值,为什么不去别的地方搞艺术,非要盯着城中的那块地不松口。

司徒炳然倒是希望王裕民日后不要怪罪他爸爸多事才好。

王裕民出去接了一个电话,回来之后,说自己有点事情要处理,先走了。

不一会儿,邓辉宇带着他爸过来了。

邓辉宇的爸爸比司徒庆年轻,但是看着要比他苍老很多,头发梳得平顺,额头处和鬓角处的头发白了好多。

同为商人,司徒庆看他,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

“老邓,咱俩家没成为亲家,你就不跟我们家往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家端木怎么欺负你们家辉宇了呢。”

邓耀新感激司徒庆,没有可以疏远他们家,邓辉宇平时与司徒炳然往来频繁。

“说到底,是我们家辉宇对不起你们家姑娘,我也不好意思还舔着脸来给你们添麻烦。”

房间里,仅剩司徒父子、邓氏父子还有郑局,其他人都已经离开了。

郑局见他们还在说场面上的话,有些急了,“老邓,这里没有外人,我有话就直接说了,事情过去了,你心里的那个坎儿也要赶紧跨过去。”

邓耀新是部队转业人员,起初在烟草局工作,之后又去考了大学,中文系毕业,据说大学的时候,还曾发表过一些诗歌。

商人活得过于诗情画意,自然是不好的。

“老邓,郑局说的是。你读书多,道理肯定比我知道的多,该过去就过去了。你看看辉宇,一年比一年大了,咱们到了这个年纪,都是为儿女活着。”

邓耀新听到这话的时候,积压的情绪又被翻腾起来了。冷藏几年,他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你说的对,辉宇打电话跟我讲,你们找我,我就赶紧过来跟你们聊聊。”

郑局招呼他过来,让他跟司徒庆商量商量,年后搞一个文创项目。

这些年,市里搞了一些文创项目,但是结果都不理解,郑局认为邓耀新一定有办法。

“咱们就这么说定了,靠着这个项目打一场翻身仗。”

郑局刚说完话,邓辉宇立即表示感谢,拿起酒杯,“郑局,我先替我爸向您表示感谢。”

众人齐举酒杯,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

六点多,郑局的秘书前来敲门,此时,一众人才散场。

邓辉宇陪着邓耀新去房间里休息,司徒父子熬夜熬习惯了,直接在沙发上休息。

刚休息一小会儿,端木春晓敲门,“老爸呢?”

“你嗓子怎么了?”

端木春晓吞咽着,“太干了,哑了。”

“他在沙发上躺着了。”

司徒炳然开始烧水泡茶,看她面色发黄,“现在感觉怎么样?”

她小声回答道,“还好,非常容易渴。”

她早上醒来,是因为表姐手机的闹钟铃声响了。表姐五点半就起床了,她没起来,躺在床上玩手机,玩着玩着睡着了。不知道怎么突然醒了之后,再睡,总是睡得不安稳。

走到阳台上,见到太阳已经出来了,这才起床梳洗,到这里来。

“老爸什么时候来的?”

说话间,端木春晓把从房间里拿出来的毛毯盖在司徒庆的身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