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出轨(1 / 2)

王裕民邀请他们坐坐。走进室内,茶桌围了一圈人。饭后,大家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王裕民是建筑设计师,他的客户群体以年长者居多,这就决定了他的朋友也是年长者居多。最年轻的是网红小姐姐,其他人看样子年纪基本大于35岁。

这些人,有的比爸妈年纪还要大,端木春晓后悔了,接下来不可避免要面临着一次次盘问,从父母到个人,从工作到考编,从相亲到结婚生子……总之,户口本上填写的信息,他们会问,户口本上没有的信息,他们也会问。

当然了,经历说教也是免不了的。

端木春晓看到表姐脸上表情别扭,赶紧牵着她的手,带着她一起入座。她理解了哥哥刚才不支持叫李志强一起来。

这些人在互联网行业的冒险精神相对于年轻人来说,稍弱一些,因此,如果不是在投资行业打拼的年长者,很难愿意拿出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让李志强去冒险。

再说了,按照当下的房价和买房市场的火热程度来说,把钱投到地产上是一本万利,投到互联网行业有可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端木春晓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她,但是知道她父母。

“邹教授还在援藏?”

端木春晓妈妈在多年前开始参与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学生毕业之后回到西部户籍地,前年开始援藏。

“过年回来吗?”

“有点忙,可能回不来。”

大家聊天的话题转到讨论到支援西部的一些事情,端木春晓获得了短暂的解脱。她不愿意谈论父母,是因为父母优秀是父母的,她只是一个废材,不想给父母抹黑。

当然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她要时刻保持低调。树大招风,树欲静而风不止,是她不愿意经历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二代”在大众的心目中就是胡作非为的纨绔子弟。其实,她身边的很多二代们,并不像网上那样仗着“我爸是李刚”到处横行霸道,反而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被迫当父母的接班人。

被迫接班有点像封建社会指腹为婚,父母还没等孩子长大,就把未来的事情确定好了。社会发展太快,变化迅速,未来的变数很大,父母提前把未来规划好,等于是给年轻一代画地为牢。

邓辉宇曾在大学时期创业做电商,毕业之后,他想留在桥州创业,但是父母不同意,妈妈以死相逼,他只好把店铺卖掉,老老实实回家。还有司徒炳然,支持自己产业园里的互联网企业,又何尝不是在通过另一种方式实现自己得创业梦想呢。

“你爸呢?他过年应该不放假吧。”

妈妈说爸爸会回来过年,不过,他的时间常常不是由他决定的,因此,也是未知的。

“我爸通常是看情况,有时间就回来过年。”

大家并没有继续讨论下去,好像她爸过年不回来是正常的,在大家的预判范围之内。

一位涂着999色号口红的女性问端木春晓关注她的私生活,问她男朋友是哪里的?

“我正在接触一个男孩。”

“男孩是哪里的?”

“本地的。”

端木春晓知道她接下来要问什么,于是打断了她准备继续说下去的“男孩父母”,脸上面带笑容,用很温和的语气回答道,“我们刚接触没多久,我还没问他家里的情况。”

另外一位女性说道,“还是要问一下的,找对象最好是门当户对。”

“谢谢姐,”那个女性的年纪看样子跟她妈妈的年纪差不多,听到她这样说,简直乐开了花,“你这丫头,我比你妈妈年纪还大,你管我叫姐呀,这不行,辈分乱掉了。”

嘴上说着拒绝,但是她还是很开心的。其他人也跟着说起来了,很显然,大家都很高兴,气氛也活跃起来了。不过,这些人并没有就此放过端木春晓,而是觉得跟她的距离更近了,反而更加关注她的私生活。

“我跟你说呀,阿姨是过来人,告诉你,找对象一定要讲究门当户对,最好男方家里条件比你家好,要不然你是要吃亏的。”

有人接她的话,“小姑娘,咱们都是过来人,你别以为我们是老古板,思想落后,不懂你们年轻人那些时髦。在结婚这件事上,老祖宗说的话,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无论再过几百年,道理还是不会错。”

“对,别总想着工作,在你这个年纪,找对象比找工作重要,好的男孩子早早地就被别人占去了。”

都是这么说,那社会上那些单身的男性,难道都是被筛选掉的?不靠谱?

端木春晓再次想起李欣和王甜甜跟她说的话,于是接上阿姨们的话,“好像好男人是不在社会上流通的。”

她这句话说到大家的心坎里去了,“看来你是知道的,那就好,千万别像有些女孩子那样动不动感情上头,要死不活。你想想好男人有对象,结婚生子了,整天忙工作,这些都够他忙的,他哪还有机会出来认识别的女孩子。”

其实,她们说的这些话,她都已经听过无数回了,说来说去,找对象主要是看男生的脾气、赚钱能力、家庭条件、还有他父母。

看起来,也就四个方面,要求好像并不多,其实,等到真正相亲的时候,各方面能达标的男生,真的不多。就拿司徒炳然来说,他已经很久没有在社会上流通了。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很抢手。他离婚没孩子,在这个圈子里,是被很多女生的妈妈无法接受的。

所以,如果真的是完全按照条件来找对象,很有可能这辈子都找不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