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破产(1 / 2)

端木春晓见表姐手机屏幕上正暂停着纪录片,表姐要学习了,她不再说话。

她晃动手里的手机,告诉表姐,“没关系的,我刷八卦。”她点开软件娱乐热搜榜,提名垫箱子出道的明星、每天一个离职小技巧、世界最美女榜单……

平时因为工作的原因要时刻关注热搜,每天接收到的信息已经超负荷了。放假期间,她会刻意减少刷热搜,让脑子休息休息。

不过,现在不行。马上过年了,网上更加热闹,她担心一旦长时间不刷,等到年后上班,跟品牌部的同事开会,她一无所知,跟不上大家的节奏。好在刷这些热搜不用动脑子,只要过一遍,记住大概有什么事就行。

“听说打算向法院申请破产重组。”

端木春晓听到何老板这话,立即有了兴趣,关掉手机,开始听金融圈八卦。

“疯狂买地,近几年在外地投资四合院,在建造过程中出现过塌方,在行业里名声不好了,只能降价,导致先买的人去售楼部要说法,电商做的要死不活,又在一二线铺了上千家实体店。祥符集团有钱,但是钱不停地往外投,投出去的钱短时间内又很回本。”

司徒炳然问道,“去年投了5个亿的电影什么时候上映?”

“大概率上不了,据说演员里面有个出轨了,有个偷税漏税,制片人因为之前的片子刚刚被禁五年内不能从事行业相关工作。破窟窿太多了,补不起来了。”

祥符集团是省内唯一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在端木春晓的记忆里,多年以来,很多大学生以进入祥符集团工作为荣,本省内尤其是本市户籍以及在本市上学的大学生提前准备进入祥符集团实习,争取毕业之后可以留下来,转为正式员工。

很多家长也以孩子进入祥符集团上班为荣,当年舅妈也曾说过,让表姐在考公考编和进入祥符集团中选一个,只要能拿下一个就好。

“祥符大公子是1990年的吧。”李志强问道,何老板说回应,“对,跟你是同一年的,生日好像是12月21日。”

“然总,你跟大公子应该很熟悉吧。他最近怎么样了?”

祥符大公子,小学五年级开始转到国外上学,大学毕业之后,回到祥符集团上班。大概三年前,端木春晓在司徒家见过他,身高大概一米八零,皮肤是天然的黑,脸上的表情很严肃,常常皱着眉头。

眼角处还留有一道清晰可见的疤痕,据说是大学时期玩股票挣了一些钱,买车买表,被同学盯上了,联合社会上的小混混,在夜间对他进行偷袭。

“我只有他微信,他的朋友圈大概一年没更新了。他应该很忙。”

商场如战场,本就风云变幻,没有人能保证永远一路高歌猛进。知道人家家里出事了,如果不能给予实质性的帮助,最好不要去联系人家。

何老板说道,“日子都不好过。”

司徒炳然没有回话,看到大厦瞬间崩塌,难免有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之感。

李志强继续问道,“现在房地产还是很景气的,他家的院子不行了,商品房应该还可以吧。”

李志强告诉他,像桥州那样的大城市,房价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二线以下城市已经没什么上涨空间了,目前都是硬撑着,确保房子不掉价。

“现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家长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只能把孩子送到城市上学。只要学生到城市里来上学了,房子就能卖得出去。生育政策放开了,大家也不敢随便生孩子。”

用教育资源牵动更多的资源沿着他们事先规划好的路线走,开放商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端木春晓想起了司徒家的房地产,这些年在三四线城市发展速度很快,又创办了私立贵族学校,还有希望集团提供教育基金。

这样看来,开发商打的算盘都是一样的。

她以前认为这样做很好。普通家庭的住房问题和教育问题都解决了,听何老板讲出真相,心情突然变得很沉重。

陶行知说教育是立//国//之本。那么,教育就应该保持一定的纯粹性,不能随便让那些只知道赚钱的开发商们染指。教育一旦沾染了太多的铜臭味,就积重难返了。

这世间还有纯粹的东西吗?王甜甜曾经这样反问她。她不知道,她环顾四周,没有发现很纯粹的东西。王甜甜告诉她凡事不要只看到消极的一面,也要想想成果。

以这样的心态,再来思考开发商,他们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他们建造的高楼大厦、城市园林,为城市里人们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据何老板讲,祥符集团高层出现了塌方式腐败,在外省已经不止一次出现房子还没卖完房子就已经倾斜了。

“上百万的房子,谁敢赌,所以无论是四合院还是商品房买的都不行。”

正听着八卦,李欣打来电话,问她卫生发信息不回。端木春晓如实交代自己准备出去吃饭。听她说话的语气,活得很压抑。

“那边人又难为你了?”

李欣没有回答,默认自己心情糟糕就是因为王珩父母。

“你要不然找个理由去我那里住两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