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不是陨石而是小行星?(1 / 2)

巨大的陨石凌空转动,一颗核弹在陨石面前爆炸,巨大的闪光过后,冲击波击碎了陨石,也冲向了地面人群。

李金苗眼睁睁看着张离东一点一点化作灰烬,然后她被吓醒了。

她惊魂未定,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切都还在,苦恼地抓着头发,双脚踢开被子,在床上发泄着起床气。

连着两个晚上都做噩梦了,自己到底哪里漏算了?

昨天她工作到晚上10点,都没能将小行星1号的拦截方案做完。李金苗明白,一旦小行星2号拦截失败,那就意味着之前的模型有误,给出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

若是还沿用之前的模型去制定1号的拦截方案,势必会重蹈覆辙。

“奇怪,怎么会这样?”

回到监测站时,李金苗看到许铮亮在3D投影前自言自语。

“亮哥,有什么发现吗?”

“你说陨石往太阳方向运动,是不是越靠近速度越快?”许铮亮看着布满整个大厅的数据,疑惑地问道:“按理说,昨天陨石的速度应该大于今天的才对,可观测到的数据却是相反的!”

许铮亮把手一挥,所有的3D投影数据全都消失了。太阳系八大行星运行图出现,陨石位置上那个红点又比昨天更靠近地球轨道了。

他将2月16日零点至2月18日6点的观测数据列出来,每小时标记上相应的速度。

“从16号开始,我把每个小时分成3600份,将陨石速度精度调整到微米级别,之前毫米后面的数值会被四舍五入,若是改成微米级别,把它们重新带入模型,发现每小时速度会减少加1.746米。那一天就是41.9米,刚好与测量到的数据吻合!”

“什么?不可能!陨石速度怎么可能会减小?”

李金苗听到这个数据,大惊失色。如果说是因为模型精度四舍五入的原因,导致数据对不上,那就说明只是精度问题。

但若是速度减小,那就是模型方向错了,大错特错。

李金苗清楚的知道,她设计模型的时候,就是在各种引力和惯性作用下,陨石越靠近地球轨道,速度越快。

现在观测的结果是陨石速度减小,哪怕只是每小时减少1.746米,那也代表小行星2号若还是按照模型给出的数据去拦截陨石,偏差绝对会超过100米。

这会直接导致小行星2号与陨石擦肩而过,更致命的是,她无法得知失败的原因,想制定新的拦截计划也无从下手。

“这也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它是太阳系外的流浪陨石,按常理,陨石速度应该是增加的才是,怎么会减小呢?而且还是每小时稳定的减。”

许铮亮不断变换着3D投影,陨石从高轨道进入低轨道,按理说势能转变为动能,速度应该是增加的才对啊。

李金苗回到工位上,打开3D投影,眼前太阳系八大行星沿着黄道平面绕着太阳公转,李金苗将投影放大,陨石自从15号被发现,到今天18日,其运动轨迹被标注,每小时的运动速度都在以1.75左右的速度减少。

“没道理啊,它是陨石,又不是小行星。”

只有围绕着太阳公转的天体,才能被称之为行星。美国NASA也经过确认,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天体,绝不是任何太阳系内的已知小行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