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异象23(1 / 2)

夜晚,躺在床上,夏明昭揉搓着胸口的那块翡翠佩。

无论他怎么呼唤,也得不到那石灵的回应。

来之前,路老曾告诉他,青石翡翠可能会带给他什么帮助。

但是几个月过去了,其中发生的许许多多的惊险的时候,也不见这石灵有什么反应。

真是懒惰啊,这破鸟怎么比我上班还要摆!

夏明昭在心中暗骂。

见得不到反馈,夏明昭只好闷闷睡去了。

……

同一时间,城西一侧的江畔灯火通明,伴随着夜色,负责押送章生瑞的船只已经停靠在了岸边。

穿戴齐全的一队士兵列在两侧,等候着章生瑞的到来。

章生瑞从船上走下,长达数日的奔波,加之亡国的忧思,令他看上去憔悴不堪,瘦得好像在骷髅架子上套了一层皮似的。

张肃懋给予了他一定的尊重,并没有给他套上枷锁。

一个衣着华丽的人走上前来,傲然说道:“章大人,大都到了,我们在客栈备好了上等客房,等您入住,必能保您满意。”

章生瑞没有看他,而是把目光看向了远方:“不必了,该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吧!”

那侍者愣住了:“章大人,这……您就随我们去吧。”

“张肃懋,你们竟是这般对待敌国将领的么?就不怕我趁机跑了!”

章生瑞将目光投向张肃懋,那充满了质问的感情色彩的眼神一下子便映入了张肃懋的眼帘。

“唉。”张肃懋摇摇头,吩咐侍者,“就随他去吧。”

“来人,押送兵马司。”

一队人护送着章生瑞向那兵马司去。

走前他留下了一句话——

“张肃懋,这才是你该做的事,不必要的事便不用再费心了,我不会改变心意的!奉良去意已决!”

“章生瑞,既来了这大都,你的生死,便由不得你了!”

……

次日清晨,威严的皇城内。

“我朝正缺一些汉人干将来壮大充足,众卿有何有才能的人举荐啊?”

蒙古大汗坐在龙椅上,正发着问。

“皇上,微臣有一人想要举荐。”刑部尚书谢知孝走上前去。

“谢卿,说吧。”

“放眼一整个南边,就没有人能比得上前丞相章生瑞的!”

“哦?说来听听。”

“章生瑞是前朝状元,官至宰相,后又加封信国公之位。此人幼禀异操,深谙孔孟之道,文采斐然,素读兵书,深知韬略。其人性惟忠孝,持爱敬以立身,颇有高尚的心气,志尚权谋,有经通之远智。

若能将此人揽入我朝,必能以此为效,磨灭那些想要复辟前朝之奸臣贼子的野心,能使我朝得锦上添花之势。”

“果真如此?”

“臣附议!”张肃懋也站出来支持。

谢知孝的提议正中他的下怀,他正愁如何向大汉开口,请求大汗招安章生瑞。

“皇上,万万不可啊!”一个人出来反对,此人为留霖锡,也是前朝丞相,后叛变,降了蒙古,帮助蒙古军队攻下了都城临安。

“哦?张卿,你也这样觉得吗?留卿,你为何反对?”

留霖锡满面愁容,可谓是有痛心疾首、捶胸顿足之势:“皇上,若是您招降了他,他倒好,本是一介反贼,不但被免去了罪罚,而且还授予他官职。若是放他回去,他肯定又会去南边召集那些乡民一起来反抗我们,此人对于我们蒙古而言,就是个天大的祸患啊!

皇上,倘若您真的这样做了,那微臣这些兢兢业业为蒙古立功、创业的人会被置于何地呀!那微臣……还有那些和微臣一样的臣子,怕是……怕是……只能以死效忠了。”

又有一人附和道:“皇上,微臣以为,那章生瑞一直怀揣都有谋反忤逆之意,何不处决,永诀后患!”

张肃懋反驳道:“请大汗明察!那章生瑞在百姓之中声名远扬,人人都敬佩他的忠心大义,虽然他于我们而言是逆党反贼,但您若是这般轻易下旨处死,恐怕会引起民愤呐!

若是留他一命,不仅人民会称赞您是一位贤明的慧眼识才的君主,他们也会效仿章生瑞的忠义,将这份忠心效于您,您将会得到更多的贤才去壮大我朝。”

“张将军,听你这意思,那百姓拥护他章生瑞,岂不还有复立前朝之心。”

“留霖锡,你不要在这信口雌黄、混淆视听,不要曲解了我的意思……”

“张卿,朕觉你言之有理!留卿,大可不必如此斤斤计较,若是那章生瑞真有谢卿所言那般,那朕岂不是又能得一人才?对朕统治这中原疆土增加助力啊!”

“谢卿、张卿,朕相信你二人的眼光,谢卿,就由你负责此事。传朕圣旨,若章生瑞愿降,朕许他抹除罪人之身,赐正三品官位。”

“微臣遵旨!大汗圣明!”

“谢主隆恩!皇上圣明!”

谢知孝和张肃懋满意地退回了原位,只留下那留林锡还在原地。

“留卿,可还有想法?”

“回皇上,微臣……没有了!”

留霖锡咬牙切齿,经过张肃懋和谢知孝身边时暗暗给了他们一个恶狠狠的眼神。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