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彗星危机(1 / 2)

三架战机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上空掠过。

全息窗口上不断变化着数值,其中一个角落上显示的四个工整的阿拉伯数字——2230。

一个小巧玲珑的球浮在半空,它发出一阵噪点,接着有了声音。

左侧僚机的驾驶员说:“队长,你说古人眼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会和今天一样么?”

战机的窗外,是黄沙飞扬的草原。

“应该不会吧,史书记载,以前这里的草都能冲浪呢。”右侧僚机驾驶员说。

沉默了几分钟后,一个略显成熟的声音在小球中传出来:“我小的时候,还有幸见过,那时候真的是草能比浪。”

这个队列是由一男两女组成的,三架战机以人字形在天空中排开,为首的那架是由队长方柏文,其余两架僚机是由一名叫琳和一名叫菲的女孩驾驶。方柏文是一个时间的旅行者,而他来自一个伟大的计划——旅行者计划。

今天他们的任务是驾驶战机巡视地球三周,并载取三顿海水返回停留在地月拉格朗日点L2的东方舰上。

一个世纪以前,常温常压超导材料L-9X终于发明问世,那是一种用多种普通矿产以及一种叫HX的人工元素组成,经过几项特殊的处理就可以得到的材料。在那之后的一个世纪地球上的科技不断突破,可控核聚变技术,很快用作商用。一场技术革命爆发了。

在所有人都以为人类终于不再为了能源发愁的时候,悲剧却悄然发生。

两个半世纪以前,有一对夫妇预测,将有一颗系外彗星将在三个世纪后进入奥尔特星云,穿过柯伊伯带后,以一定速度撞向太阳。当时的人们并不在意这项预言,有信奉他们的人则称他们为人类文明的拯救者。直到提出预言后的半个世纪,有几名科学家站出来发表言论,称那将是无稽之谈,有的科学家甚至将观察到的这颗系外彗星的轨道和速度拉出来做分析预测。声称,那颗彗星是会来到太阳系,但它的轨道,将会是掠过木星和火星之间,并以一定的速度离开,最后飞入奥尔特星云接着飞入茫茫宇宙,在那之前它或许会与柯伊伯带的多颗小行星碰撞不断减速最终碎裂消失。当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继续发展科技的时候,一条来自远望者宇宙空间望远镜的观测消息,又打破了宁静。那条消息,是推翻预言八十年后,人类才得到的。

它观测到,那颗名叫C/20107LY的系外彗星,在到达了奥尔特星云后,一条长长的彗尾极其耀眼,它的样子就像一颗行走的太阳。远望者观测到它的速度竟然达到了光速的百分之一。远望者对它的预测则是,它的轨道正是向着太阳飞来。

人类慌了,光速的百分之一速度的“导弹”,而且如此巨大,乐观地说,人类还有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可以逃离。人们后悔没有相信那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就提醒人类的预言。

远望者消息公开的第二天,所有国家无一例外的开始了对星际移民飞船的研究工作。

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中,一场圆桌会议正在召开。

“我亲爱的太空防御基金会秘书长同志,你们所提出的五大方案究竟可不可行?”会议室中,一个典型欧洲面孔的男人发难道。

“我亲爱的秘书长,请相信我们组织的能力,目前为止能够接下这项任务的应该也就只有我们组织了,我相信,五大方案总会有一项是能够成功的,不过是一颗彗星,你们要知道,我们的小行星防御系统可是在上个世纪就摧毁了一颗不在飞向地球轨道的小行星,我相信这场危机人类依旧会胜利的!”太空防御基金会的秘书长回答道。

“那我代表全体所有国家向您表示感谢,但也请你们即刻展开行动,为人类消除这一可笑的危机。”联合国秘书长说。

自从超导材料和超能技术材料问世以后,世界各国的宇宙空间探索技术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一个国际组织也在这时成立并诞生,他们宣扬科技无国界,并且着重研究宇宙空间技术与应用,成立以来世界各国热爱宇宙,希望探索宇宙的科学家都加入了这个组织。一个科研交流性的普通组织,他们几乎将所有在组织内研究出来的成果都通过联合国传授给了世界各国,但是各国并不领情,当每个国家都拥有某项技术是,即使这项技术无比伟大,那也不值一提,各国纷纷对其表示不满,但也始终没有那个国家能够站出来质疑他们,因为他们始终保持着全公开,全透明的原则,各国抓不到把柄,只能放任他们继续研究。直到远望者宇宙空间望远镜发来信息,证明彗星危机真的存在,各国才想起了他们提供的技术,开始各国政府利用他们提供的技术研究太空拦截技术,却发现他们提供的技术再拦截方面并不是特别适用,政府科学家们在不断地研究中,慢慢感觉,对于他们提供的技术,更适用于制造载人型宇宙飞船。

彗星危机搬上历史舞台的前十年,中国航母研究基地的一位研究员被紧急调往西北宇宙探测器发射基地。

“同志,这次工作上级有没有什么指示?”王芸院士问同行的军官。

“王院士,这次工作上级要求保密,具体内容我们并不清楚,我们的任务只是在机场接机。”同行的军官面无表情地回答。

王芸,一个年仅三十六岁就获得院士学位的男人。他的成就主要在于电磁脉冲弹射起步技术,中国航母之上的战机与其他航母之上的战机起飞方式大不相同,中国的战机起飞是利用磁场加速飞行器起飞的,从上个世纪一直沿用至今,其实电磁弹射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已经在美国的航母上使用了,但是他们的技术一直卡在体积和效果的矛盾上无法解决,他们的电磁弹射装置体积过大,使得航母的其他功能都被迫舍弃,并且他们无法使电磁脉冲对航母本身电子设备的影响减至最小,常常出现弹射失败的场面,而中国科学家在不断的完善后利用了一种有强抗辐射性的新材料作为与电磁弹射装置的隔断又以此将弹射装置的体积缩小,能量提高,解决了美国航母上弹射装置体积和脉冲的问题,与世界各国的航母瞬间拉开距离,而王芸所研究的电磁脉冲技术,正是继上个世纪中国科研人员的电磁弹射和电磁炮为基础的能使战机直接搭载电磁驱动装置以及电磁脉冲武器的高尖技术。

王芸来到了一处高耸荒山,这里没有人烟,只能看见高山之上密密的树林,高大的树木几乎遮天蔽日,站在山脚之下,只感觉一种由心而生的孤单。

“同志,发射基地在哪里啊?您怎么把我带到这了?”王芸看着面前的高山说道。

细心的王芸忽然发现了不对的地方,这高耸的山巅,苍翠的树林,却听不见一声鸟叫,王芸在手提包中拿出了一个指南针,指南针在王芸的手中不停转圈,没有方向,王芸明白了。他抬头看看旁边的军官,而军官没有说话,只是将王芸朝山脚下带去。

高耸的山崖垂直的冲入云端,高山之下三个人站在这里安静到到处张望,三分钟之后,军官突然拉住王芸朝山石走去。

王芸拼命挣扎,因为看军官的架势就是要往山崖上撞。随行的小军官开口了。

“王院士,您不用着急,我们队长自用他的主意,您放心就好......”小军官正想继续说点什么,却被拉着王芸的军官的一个眼神给噎了回去。

王芸不再挣扎,随军官向山崖上撞去。王芸闭上了眼睛,正准备接受接下来头破血流的惨烈场面时,一阵舒缓的音乐却响了起来。

“我就说吧,王院士,我们队长自有他的主意。”小军官说道。

王芸缓缓睁开眼睛,一部电梯正在飞速向下驶去,王芸又明白了。

“这是全息投影吧!”王芸激动的大喊着拍了拍自己的头。

“是的,王芸院士,欢迎您来到战时宇宙探测发射基地。”军官摘下了他的军帽,向王芸敬了个礼,小军官随着。

“什么?战时?”王芸有些摸不着头脑。

“现在不是和平年代吗?除了那距离咱们还有很久的彗星危机,为什么用战时这个词啊。”王芸又问。

“抱歉,王芸院士。我没有权力向您解答您所说的问题,不过很快就会有人和您对接。”这冷漠的军官一如既往的用权限低来回答王芸。

很快电梯到达了一层,看着显示器里显示的数字,这里处在地下二十七层的位置。

一个身穿西装的壮实男人接待了王芸。

“王芸院士您好,我是负责接应您的助理,今天开始,您在发射基地的所有事情都可以和我说,我将负责您在发射基地的工作和起居,我的名字是杨继宁。”

“同志,你好,你可别给我来大老爷那一套啊,我不用别人照顾的,你就带我了解一下发射基地就行,以及咱们基地以及我主要是来研究什么的就行。”王芸挥挥手说道。

“王院士,您看来还不知道您现在的情况啊,您所研究的超能电磁脉冲技术,被无数国家所觊觎着。”杨继宁说。

“我当然知道,如果我们的技术运用到航母战机上,无论是杀伤力还是机动性都将使航母的战机的威慑性大大增强,并且现在可控核聚变技术如此方便,可是咱们国家不是已经对咱们的消息进行封杀了吗,如果我走在外面,所有人都会认为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啊。”王芸说。

“王院士,您说的没错,可是您知道我们的身边除了人能够识别您的身份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东西也能识别您的身份吗?”杨继宁边走边说。

“特殊的东西?”王芸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您随我来。”杨继宁带着王芸拐进了一处小小的房间。

“这是一台超级仿生模拟计算机,我们称之为'琴·壹号'。”杨继宁说着按下了一个红色开关。

一道声音波形图出现在房间之内几乎占去一面墙的显示器上。

“杨继宁先生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随着波形图的变化一个女人的声音飘荡在这个小小的房间中。

“你好,请识别我身边的这位先生的信息。”杨继宁说。

过了一会,波形图又有了变化。

“亲爱的杨继宁先生,以为您搜索到这位先生的信息,这位先生是一位户外探险专家,曾经到过世界各地的名山大川,在彗星危机第二年回到中国,现在是一所户外探险俱乐部的主要负责人,但是他的一些详细信息有抹除痕迹,经过我的分析,此人的一些信息或许是国家保密信息,我无法调取,如果您有需要,我可以为您申请备案调取,您的权限对于这位先生的信息内容是足够的。”温柔的女声结束了。

“王院士,如果它不属于我们的国家,或者说其他的国家也拥有这项技术只是没有公布,是不是刚才的备案受理就要变成强行破译了呢?”杨继宁说着按下了关机的按钮。

王芸的脸色稍微有了些许变化,整理了一下着装,随杨继宁走出了房间。王芸接受了这个助理,他们开始在基地中参观。整整一上午,他几乎是在基地里来回转,但是王芸还是没有参观完,杨继宁告诉王芸,他要工作的位置是一项太空推进技术研究,在基地的C区域,而今天一天的工作仅仅是参观基地,并不是最终工作,因为常常会有在基地中新来的同志找不到工作区域在庞大的基地中瞎转的情况,所以基地的主要负责人要救但凡是进入基地的技术人员,都要用一整天的时间来熟悉环境。

“这整个基地分为四个区域,用英文字母ABCD分别命名,A区域是常规卫星区域,不在咱们的负责范围,BCD三个区域是宇宙级探测器区域,是我们主要的工作区域。”杨继宁说道。

王芸进入基地的那一刻就发现了,这个基地极大,并且都是以一个个圆形大厅链接而成的,每个大厅有的是一个个小的房间,有的是整个空旷的巨大空厅,可是完全看不见工业或者科技的产物,但是每个厅内也没有人,只有处在整个基地中心位置四个区域唯一交汇区域的宿舍区能看到几个人影外,这里空旷的有些诡异。

“这个基地怕是把整个山底都掏空了吧,可是这么大的空间怎么看不见你所谓的工作人员呢?”王芸问道。

“没错,整座山都是为了防止遭到核武器的打击而存在的,地下十到五十米的位置就是我们的基地,而工作区域都在我们所在的表面层的下面,也就是您看见每个厅室的小房间里向下。”杨继宁说着将王芸带进了一个房间。

“现在您所处的这个差不多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厅室下方就是您的工作区域,现在,请您给我来。”杨继宁向小房间内的一面白墙走去。

果然又是全息投影,王芸乘坐这部电梯继续向地下走去。

一分钟之后,电梯的四壁变成了透明状态,亮光投射了进来。

焊接激光所散发的蓝光,特重金属所散发的白光,一个个身穿白色辐射防护服的工作人员,以及那一架架不同于航母之上战机的奇怪战机,一瞬间从这个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地下车间里进入到王芸的眼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