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西吴王诞生33(1 / 2)

朱元璋下令转移军队到左蠡设营驻守。

陈友谅也率队伍出来停泊在渚矶,双方又对恃了三天,都没有出兵。

朱元璋派人送信给陈友谅,信的内容大概意思是:你在渚矶按兵不动,和我对恃。

以你以前的脾气,现在应该出来跟我决一死战,为什么尾随在我的后面,来听我指挥,你还是男子汉大丈夫吗?你唯一的选择只有决战!

信刚送出去,突然接到陈友谅的两位大将左金吾和右金吾率领部下来投降。

朱元璋十分高兴,亲自接见了他俩,关心极致。

朱元璋问清了他们来投降的理由是:左金吾主张出战,右金吾主张撤兵,陈友谅都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他俩认为陈友谅这个人干不成大事,就率部下来归降。

朱元璋说:“陈友谅高傲,已经到危险的境地了。”

接着,又有人来报告:“送信的人被陈友谅给抓了,说是要把所有俘虏的将士都要杀掉。”

朱元璋说:“陈友谅要杀我的将士,我偏要归还他的将士,我看他怎么办?”

说完,朱元璋命令放出所有俘虏,受伤的发放药物给他们,帮他们治疗伤口。

朱元璋给将士们下达令:“今后如果俘虏了陈友谅的将士,不要杀他们。”

接着,朱元璋又给陈友谅写信,信里说:昨天,我的战船停泊在你所在的渚矶对面,我派人送信给你,送信的人没有回来,你是小肚鸡肠的人吗?

江淮一带的英雄,肚量最小的就是你了。为什么要自相残杀、吞并呢?

你的两个弟弟已经战死了,你又为什么愤怒?

你原来的地盘已被我占有,你来攻打的将士已经死在城下,你不可能再夺得回去了。

假如你侥幸逃脱,除非你做了帝王。要不然得话,我灭你陈家,到时候你后悔已经晚了!

陈友谅收到信后,非常地愤怒,仍然没有回信。

他派兵分头前往南昌抢劫粮食,偏又遇到朱文正,和朱文正拼杀了一阵后,连船也被朱文正烧毁了。

陈友谅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现在进退两难。

朱元璋命令水军、陆军联合防守,陆军设营驻扎,编栅栏防御,水军设置火舟、火筏,防守严密。

连续严防死守几天后,突然看到陈友谅不顾死活地出来了。

只要他露头就给他迎头一棒,水、路两军联合攻击。

陈友谅为了自己逃命,不顾士兵和家眷,只带着张定边一人,驾着着小船偷渡湖口,其余的将士边战边逃。

朱元璋亲自率兵追杀几十里,从早上一直追到下午。

傍晚,朱元璋看到张铁冠摇着一叶小舟唱着歌前来。

朱元璋喊道:“张道人!你为什么有时间到这来呢?”

张铁冠笑着答:“陈友谅死了,怎么没有时间来呢?”

朱元璋说:“陈友谅没有死,你不要乱说!”

张铁冠大笑道:“你是皇帝,我是道人,我跟你赌项上头颅,行吗?

朱元璋也笑着说:“我把你绑起来给你在河滨住宿,给你好好地呆着。”

他们正在开玩笑,突然接到降兵跑来报告称:“陈友谅逃到泾江,被泾江防御的士兵袭击,被石头击中前额,已经死了。”

张铁冠跟朱元璋说:“怎么样?”说完,摇着小舟走了。

朱元璋又追击逃兵,共抓获几千人逃兵,经一一核查,查到一个美女及一个少年。

经盘查,美女是陈友谅的妃子阇氏,少年是陈友谅的长子善儿。

过了几天,朱元璋又接到陈友谅的将领陈荣率着五万多士兵来归降。

经过询问,陈友谅确实是死了,张定边和陈友谅次子理载着尸体,向武昌奔去了。

陈友谅四十岁称帝,称帝只有四年,死时四十四岁。

陈友谅刚出道时,他的父亲陈普才告戒过他,说:“你一个捕鱼的,怎么可能干成大事?”陈友谅不听。

陈友谅称帝时,派人去迎接他父亲来,他父亲没有来,并跟去接的人说:“儿不守祖业,恐怕要有灾难发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