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鄱阳湖的奇迹32(1 / 2)

穿着道服戴着铁冠的人叫张中,字景和,号铁冠道人,和朱元璋见过一面。

朱元璋在滁州时,铁冠道人曾经去拜见过,还说朱元璋长得龙瞳凤目,有帝王相。

朱元璋当时也是半信半疑。后来,他所说的事情,都得到了验证。

穿着僧服这人叫作周颠,是建昌人,在西山古佛寺出家,广通博术,能预知未来的事,是刘基经常提到的师友,刘基把他约来助一臂之力。

朱元璋见到他们很高兴,急忙问他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能打败敌人。

刘基说:“主公你先把派出的兵撤回来,自有攻打敌人的好计策。”

朱元璋依了刘基的话,把兵撤回了几十里,然后,与他们一起谈论战略战术。

刘基看了看战场局势,然后分析了敌方所使用的战略战术,建议用火力攻打敌人。

朱元璋说:“徐达、郭兴等人也都说用火力攻打,可是敌人的船只太多,有几百艘,哪里能烧得完呢?

况且火攻全靠风势,江上的风向反复无常,也未必能战胜。已经试过一次了,效果不太明显。”

说到这,铁冠道人突然大笑起来,朱元璋惊讶起来,问:“你有什么高见吗?”

铁冠道人回答:“天子在这里,神灵鬼怪都前来相助,还怕没有顺势大风来相助吗?”

朱元璋说:“那么,依你看,什么时候会有顺势大风呢?”

一旁的周颠插话说:“今晚黄昏时,就有东北风刮起。”

朱元璋说:“大师博通天象,你看陈友谅是要兴起还是覆灭?”

周颠仰望天空,凝视了半天,摇摇手说:“大殿上没有他的座位。”

朱元璋又问:“我的军队有没有灾难?”

周颠答:“天河中,有黑气来进犯,但旁边有救星,不必要有过多的顾虑。”

朱元璋问:“既然是这样,就有劳各位大师拟定作战计策,做好攻打敌人的准备。”

周颠和铁冠道人齐声说道:“刘先生应变如神,他会随机应变。

我两要云游四方去了,速来速往,恭候你们的大战获胜的佳音,我俩不方便参与你们的军事部署。”

朱元璋知道不能勉强他们,叫他俩自行留宿。

又看看刘基,说:“我这支军队,接下来就请刘先生代劳指挥了。”

刘基说:“主公率兵亲自征战,应该亲自下达命令才是,我尾随在你身边就是了。”

朱元璋同意刘基的决定。

刘基又悄悄地跟朱元璋说了半天,他们说了些什么,我也不知道,一会儿,大家会知道了!

朱元璋脸上呈现出喜悦。命令常遇春等人进入船舱,悄悄地告诉了他们作战计划,叫他们立刻待命,等待东风,常遇春接令而去。

转眼天已黄昏,江面上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风向正好是吹西南风。

陈友谅此时正在率兵巡逻,远远看到江中驶来七艘小船,载满了士兵,顺风驰来。

他料到是敌军来袭,就急忙命令将士开弓射击,他们接连向船上的士兵射击。

船上的士兵一个也没有被射倒,而且还急速向前驶来,马上就靠近巡逻的大船。

此时,陈友谅看到射箭没有用,就下令改用长槊刺击,长槊都刺入敌人士兵的胸口,但是敌人士兵仍然没有任何反应。

长槊转锋时,敌军士兵竟然被长槊带了过来,仔细一看,原来是稻草人穿着盔甲。

陈友谅的将士还在惊讶和疑惑中,突然,敌船上抛出铁钩,挂住了大船,从船板里窜出了敢死队,抱着浇上油渍的芦苇、硫磺和火药等,纷纷投向了大船。

霎时间,大船上燃起了熊熊大火,大多数船都被燃着了。

陈友谅急忙命令将士扑火,可是风急火大,汹汹烈焰,怎么扑也扑不灭,常遇春等人率兵趁势进行攻打。

此时,陈友谅惊慌失措,叫苦连天。

陈友谅的两个弟弟,陈友仁和陈友贵恼羞成怒,立即带领平章、陈普略等人冒火奋力抵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