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大荣开电商,郑夺赴中原。(2 / 2)

常林祥问:“有必要这么急吗?我怕产能跟不上,光国内市场就够大了,还要出口?”

郑夺不多解释,只说:“要!”

他想的是,早点在海外扬名,提升品牌价值,也就能早点得到度浜集团的关注,那12.6亿元的收购案,说不定会早些发生。

但这话,肯定不能跟别人说。

荣祥说:“哎——我相信郑夺的眼光,比我们两个老家伙看得还长远。销路广,永远都是好事!产能不够,咱们就扩,一扩再扩。”

常林祥也颔首称是,表示同意,“那好,我不懂,就不瞎出主意了。那小郑上学以后,谁会做……这个……电……电商,什么八八?”

郑夺说:“到了学校以后,我来招人。”

此事商定。

第二天一早,郑夺父子俩和常林祥一起出发。

三人乘坐“小绿”开往中原市。

郑夺开车,父亲坐副驾驶位,常林祥坐后排。

后备箱里放着郑夺的行李,很简单,只有一些夏、秋两季的衣服,还有杯子、牙刷、毛巾等简单的洗漱用品而已。

对于这辆车的来历,以及后座的尊贵客人,郑夺是昨晚才告知父亲的。

和告诉李旭东、夏小溪的那一套大同小异。

说自己想找份暑期工,经过大荣厂,看见招临时工的公告,就进去问了。

和新上任的常厂长很聊得来,因为常厂长是中原大学的前副教授,而自己又很有可能考上中原大学。

而且自己的化学知识和动手能力水平也都很不错,因此面试非常顺利,受到常教授赏识,给了个研发主任的官儿。

但工资,就不说五千那么夸张了,只说一千五百。

父亲听了,果然大为震惊。

不仅钱多,而且“研发主任”这名头多好!

在父亲的观念里,这头衔比业务员、销售经理,甚至比老板都好。

因为这不属于投机倒把、耍聪明手段的活儿,而是勤恳踏实、安安稳稳的活儿。

郑夺还说,研发这活儿,主要就是思考、分析,给常教授整理数据、做表格、出主意,所以不必非在厂里上班,到了学校,照样能做,通过电脑联网,就能工作。

只是,到了学校,要以学业为重,工作时长必然受限,那么工资,也就只拿五百了。

而这辆“小绿”,当然是厂里的车,临报废了,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借给郑夺练车,顺便把驾照考了。

父亲当然不懂化工厂里的那些具体事务,也就无从质疑。,

对儿子这一个多月来,瞒着自己悄悄找工作,而且找到这么好一份工作,合理地赚了这么多钱,并且以后能一直养活自己,大学不要家里一分钱生活费,他高兴还累不急,惊喜之至。

坐在这辆破车里,他想起几天前刚刚和儿子大吵一架的情形,不禁既愧疚又欣慰,不知如何表达。

这还是他四十多年人生以来,头一回坐小轿车,再破也是小轿车,而且是公司配给主任的专用车,这是高级、体面的出行方式。

这一刻,郑国宝坐在副驾驶位上,坐在由儿子开的车上,背后坐着一位名校的副教授、儿子的上司、公司的厂长。

这等荣誉,让他已经感受到了郑夺所说的幸福,令他的双眼,满含泪水。

这一年,从樊阳市到中原市的高速公路,才刚刚开始建设。

“小绿”出县道,上国道,汇入车流,向着中原市稳稳地前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