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描述一个大图景(2 / 2)

“这位同学,还有荣经理,你们到底知不知道,我研究的是什么?我从没接触过涂料啊!”

郑夺微微欠身,表示鞠躬,用极为尊重的目光,注视着他说:“常教授,我读过您所有的论文和著作。”

这句话,着实把对方震惊了一下。

常林祥想到,这么个高中生,竟能阅读自己的论文,还是所有的,就觉得不可思议。

然而,对方接下来,阐述了自己对他几篇重要论文的领会,以及赞赏的原因,说的确实都在点上。

甚至还延伸出一些新的推论和实验方向,恰恰就是自己最近,在家里秘密进行的研究。

他说,这项研究可能会产生一些非常重要的副产物,对于生产低成本、高质量的快干漆,或许具有重大意义,堪称技术革新。

这不得不让他对争夺另眼相看,也更生出无数的疑问。

“你真的是高中刚毕业?你高考多少分?”

“五百九十九。常教授,说来惭愧,这个分数不算高,因为我不擅长应试。

“我有个毛病,就是做题慢,容易想得过深,耽误效率。这个毛病,改不掉。

“所以,我自认为,我更擅长提出新问题,创造新解法,而不是做已有标准答案的题。

“这个优势,要到了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这一点,郑夺实话实说,他的确更擅长创造,而非应试。

上辈子,刚进大一,就已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了。

常林祥的兴趣愈发浓厚起来,问他,这次报志愿,填了哪些学校。

一听他说是中原大学,而且只报了这一个,其整个人都坐不住了。

“我就是中原大学的……哦,你们来找我,当然是早就知道了。

“小郑,你五百九十九分,报中原,其实有点危险。

“但招生办,有我的熟人,也有我的学生,我可以……”

“谢谢教授,不用了,我有信心,肯定能被录取。因为今年题难,考高分的不会太多。”

荣祥感觉气氛到了,当即就拿出劳动合同,鼓励常林祥,现在就签。

“常教授,我是没想到,还有这层缘分。

“不知道您看出来没有,郑夺才是老板,他刚收购了我的公司。

“老板没跟我说他报志愿的事,我也不好问。现在,既然到了这个份儿上,您就别犹豫了。

“以后,我管生产和销售,您管研发和工艺。哪怕抛开赚钱先不谈,您有个更好的实验环境,能完成之前没完成的研究,不也挺好吗?

“赚钱,那是研究成功了,社会对我们的奖励,顺带就把钱赚了,多好!”

郑夺再加一把助推之力,说:“常老师,我看得出,您很不甘心,直到退休,还没评上正教授。

“所以一直还在寻求自我突破、创造奇迹的机会。

“荣经理和我也是。我们想要的,远不只是快干漆,我们还想要光刻胶、生物发光显示屏,还有能直接喷涂、印刷出来的屏幕,还有终极人工智能。

“乍一听,这些好像和今天的廉价涂料毫不相关。

“但您知道,诺基亚最开始是伐木造纸的,后来造过枪械、子弹和坦克,进入通信行业,已经是非常近的事了。

“雅马哈最初做的是风琴,现在,它在视听产品、信息技术、新媒体业务、家具、汽车配件、特种金属、音乐教育以及度假村,各个领域都插一脚,而且各个都非常出色。

“同样的例子,还有三星、维珍,很多很多。

“但它们都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科技,基于科技,进行无限想象和创新。

“而我想要的,比它们还大。我想把整个地球,打造成一个智慧生命体。”

荣祥和常林祥,二位老“祥子”的四只眼睛都在放光,浑身热血沸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