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两桌好饭(1 / 2)

该签的都签了,一个由老年、中年和小青年组成的铁三角,就此成立。

荣祥极力主张,要开车到市里去,到全市最高级的餐厅,好好吃一顿,庆祝这一伟大时刻。

但郑夺却说,现在什么都还刚起步,一分钱要掰成两瓣花。

所谓仪式感,就是一种群体病,全无必要。

荣祥有那么点失望,但也不得不承认,这话说得对。

最起码现阶段,搞这种格调,纯属浪费。

常林祥对这位后生,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小郑,你不喜欢别人叫你‘老板’,那我就倚老卖老,以后一直叫你‘小郑’。

“你境界高,是个干大事的人,心高意远,但还知道,万里长征,还得一小步一小步走出来。很好!

“那我们,就在我家里吃顿便饭,简简单单,就开始创造未来了。”

“大饭店的位子,什么人都能定。但在常老师家里吃饭的待遇,就不是什么人都能享受的了。这叫‘谈笑有鸿儒’,学生不胜荣幸。”

荣祥琢磨了一会儿,没想出什么好的辞令,只好说:“我也是这么想的。”

常林祥让他们在家坐,准备叫上妻子一起,出去买菜。

郑夺说:“还是让师母在家准备,我和荣经理陪您一起去吧!”

荣祥开车,三人一起去附近的菜市场,三分钟就到。

鸡鸭鱼肉、蔬菜瓜果、熟食和各种调味料,全都买了一些。

得亏有车,否则三个人都不好拎。

回到常家,左邻右舍看得眼馋,都问,今天是什么大日子,来的是什么稀客?

他回答,不是客人,是自家人。

要说来,常林祥六十来岁一个老学究,给一个十八岁的高中毕业生打工、当厂长,

之前还多少有点抵触,可现在,绝对心甘情愿。

作为中原大学的前副教授,每年退休金足有30万,在这个年头,妥妥的富裕阶层,根本不会太在乎那15万的年薪。

而5%的赠送股份,目前也就是个肥皂泡而已。

更何况,他对金钱和个人享受,本就没有太强烈的追求。

这一点,从他朴素,甚至称得上简陋的平房,就能看出来。

因此,郑夺年纪轻轻,就能表现出,这种物欲淡薄,不拘泥于面子的态度,很令他喜欢。

在长辈面前,既能给予充分的敬重,又能维持领导者的权威,敢于直接做主,这等自信和气魄,非一般人能及。

不是那种大手一挥,喊“来,都上最贵的”那种傻帽,所能比的。

郑夺说自己擅长提出新问题、创造新解法,这也正是常林祥一生的志向。

他看得出,这个年轻人,是要干一番大事业,而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这值得他跟随并为之付出。

这顿晚餐,平平常常,却振奋人心。

荣祥讲了自己对接下来,公司发展的规划。

郑夺讲了自己对生物发光技术,在涂料行业应用前景的展望。

常林祥讲了自己上次“家庭爆炸”所产生的一种新成分,如果按照郑夺的推论,也许能做乳胶漆固化剂,效果超快、便宜至极。

假如能早点投产的话,今年之内,就能产出成品。

此时此刻。

郑夺的初中同学们,也在把酒言欢。

全班五十多人,绝大部分都到场了。

原先计划的是,按照往年的规矩,找个普通的餐厅,AA制,控制在人均消费30元以内就行。

但今天下午,突然改变计划,地点改在本县城最大的饭店里,费用全由郭辉包揽。

他早早到达约定的餐厅,在门口堵截同学们。

“郭辉,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以前你不都是最后一个到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