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遗憾105(2 / 2)

薛亚珍和周闻布置下一些任务,也先行离开。

“周教授,你还没拿定主意?”

“薛教授,我慎重考虑再三,还是觉得这么做不妥啊!我们作为长辈、导师,怎么能这么干呢?郑夺是个优秀的后辈,是难得的天才,年纪这么小,我怕最后,他承受不了这个打击,会做傻事。”

薛亚珍冷笑,“学术圈里,这种事还少吗?我们当学生的时候,哪个没被导师利用过、剽窃过?就算评上了教授之后,不也天天你抄我、我抄你吗?我们不都过来了?”

周闻摇摇头,“但这个分量不一样!你也知道,这个研究万一成功了,那是什么级别的成果。一个人一辈子,恐怕也就这么一次机会吧?多少人搞了一辈子科研,也就庸庸碌碌,什么拿得出手的成就都没有。老常不就是吗?郑夺说不定也就这么一次。”

“那你就甘心给他打工?”

周闻语塞,心中确实矛盾,吐不出话,像被一根鱼刺扎在嗓子里,噎了半晌,才说:“就算……就算这良心昧下了,那这事情,也说不过去啊?怎么得到学界承认呢?今天的事,连校长都亲眼见证了。就算以后我们抢先取得最后的成功,抢先发表了论文、申请了专利,可一打起官司来,我们铁定输!”

“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只需要借鉴郑夺的框架,知道了方向和终点,也基本帮我们论证了可行性,其他的就没必要和他走同一条路了嘛!通过不同的路径,实现同样的甚至更好的效果,那可不叫剽窃。”

“自己另外开辟一条路?可是,就像常教授说的,郑夺是唐僧,是领航员,没有了他的导航,光靠孙悟空,就能一直保持方向正确,取到真经?今天的事情,就是个力证。”

薛亚珍开始有些泄气了,对周闻感到失望,略带遗憾的语气说:“周教授,今天就是个运气啊!再说,一个大一新生能做到的事,你我做不到?”

从这天起,周闻在实验室里,越来越不自在,很少说话,都快赶上郑夺了。

薛亚珍还是一如既往,教课、坐诊之外的时间,经常来实验室,依旧谈笑风生,对各项工作的进展,始终热情饱满。

她也是和郑夺说话最多的人,像教自己的学生一样,凡是自己专业领域之内的,主动倾囊相授。

郑夺在研究工作中的参与时间并不多,他更像个督导,每每在别人走到十足路口,面临A或B的选择时,他才偶尔谈一些浅见和建议。

而那些建议,多数情况下都是对的。

刁绮那边,和他约好了时间,请他到首都赴会。

像前几天去沪上一样,他对谁也没说,就悄悄地去了必肯。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们见到郑夺,热情备至,在场的还有国家作家协会的副主席魏锋。

从没有哪位普通作家受到过这种贵宾般的礼遇,遑论新人作者,能在一群大刊编辑脸上看见如此多的笑容,可谓三生有幸。

娄瀚、刁绮领他到会客室。

尽管魏锋早已听闻,《师兄》一文的作者是个高中生,现在应该已进了大学,真正见面时,还是忍不住吃惊。

刁绮、娄瀚也一样,都是初次见面,为这位新人作者的年轻和锐气动容。

客套暖场之后,娄瀚问郑夺,接下来,有什么新的创作计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