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一盘宇宙那么大的棋100(1 / 2)

刁绮的来信说,《师兄的透镜》得到了总编娄瀚先生的高度重视,不仅审核速度前所未有的快,而且还被推荐为了鲁迅文学奖参选作品。

她向郑夺表示大大的恭喜。

字里行间,都透着说不尽的钦佩和羡慕。

钦佩这位新人作者如此年轻,就能创作出这么优秀的作品,不只是娄瀚,就连评论圈里,也已经涌现出大批真心的支持者、喜爱者。

羡慕同理。

又有哪位文学编辑,不曾想当一名他这样的作家呢?

谁还不是个追逐梦想的文学青年呢?

但她的语气中,也隐隐透露出一点安慰意味。

安慰什么呢?

当然是安慰郑夺,别灰心。

新人作品,而且是当年作品,能被推荐入围,已经非常非常了不起了,这真的是破天荒的事,再加一个“非常”也不为过。

但至于指望这就直接获奖,那就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别那么想。

无论怎么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道理亘古不变。

文学,就是要讲论资排辈,没办法。

除非像这次发表刊登一样,有特别高层级的大权威鼎力支持,力排众议也要把你顶上去。

但那怎么可能?

人家几个大权威,为会一个初次登场的新人,去得罪那么多已经成名多年的大作家、大文豪?

所以,郑夺小朋友,你要放宽心,你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

另外嘛,娄总编非常喜欢他,想亲眼见一见他本人。

而且,作为《人民文学》的编辑,刁绮自己也有极高的意愿,想和他约稿。

约稿就是定好标准,提前支付稿费,来稿必刊。

还说,下次刊登,很可能给他一个头题的位置。

郑夺认真思考一番,觉得这条路可以继续走下去。

他不为文学,而是为了人工智能开发。

语义识别的真正意义,不在于翻译外语和方言,而在于让机器懂人话。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就是意识的形状,同时也是意识的边界。

可意识这东西,究竟是什么,谁也说不清,科学对此完全没辙。

就目前的全球最新科学理解而言,唯一合理的解释是:

人类根本没有意识。

即:意识不存在。

人类和所有动物一样,所有动物和植物一样,植物和石头一样,石头和基本粒子一样。

大家都是冷冰冰、硬邦邦的东西。

不同形态的东西,有不同的温度、硬度,有的会动,有的不会动,但,绝对绝对,都没有意识。

意识只是个复杂运动造成的“自由”假象,是个伪命题。

没有人是自由的,你的任何举动,都是由底层的物理规律、数学性质决定的。

完全符合机械决定论,也可以被称作“宿命论”。

从宇宙诞生之初,甚至之前,世界上的一切一切,早就注定得透透的、死死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