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思量(1 / 2)

同样是面对纪婆婆的“消失”,涟漪表现得很慌张想要一走了之,云夫人就显得更为淡然,追其根本,宋荷华想,云夫人一定是知道一些她们所不知道的,才有底气在“中间人”消失后,依然当作无事发生,这点从云夫人夜半对待涟漪上门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难道,真的是因为云夫人口中说过的“纪婆婆对云家有恩”?

宋荷华对此很是怀疑,也许是对纪婆婆的猜疑在心里牢牢扎住了根,总之,任何与她有关的她都不会轻易地相信。

既然纪婆婆都已经消失不见了,那她作为接受其恩惠最大的人,完全有理由“追寻恩人的脚步”,一声不响地脱离云府,自此匿迹隐形,山高水远,与涟漪一起,不再受外人的掌控,天大地大,四处可依,就像涟漪说的那样,要活着,她已经想好了。可在那之前,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要解决。

“你瞧见你的卖身契了吗”

这件事情很重要,这关乎到她们俩有没有以后,以及以后能不能安稳地生活,她去纪婆婆的房间翻箱倒柜就是为了那张文书。

虽然在她去之前涟漪已经翻过一遍了,但是涟漪如若看见了她的卖身契必然会告诉自己,现在问一嘴也只是寄希望于涟漪找到了,但忘记与自己说。

涟漪看着纸上的那几个大字,突然瞪大了双眼,然后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回应宋荷华那迫切的眼神。

“没有!”涟漪摇了摇头,要不是姑娘说,她都要将这事给忘记了。

果然,尽管已经早早地告诉自己不要失望,不要灰心,到最后还是忍不住叹气,看来,涟漪的卖身契是被纪婆婆给带走了。

“……嗯,没有卖身契我们就不能走吗?”涟漪问。

不是不能走,就像涟漪跟她说不能开口说话会很麻烦一样,卖身契不在自己手里也会很麻烦,主要是她有些害怕。

她和涟漪如果要离开到外面去,两个人没有路引,不能证明自己的身份,那就只能——躲。而她自己的真实身份早就在名籍中秏户了,现如今“表姑娘”的身份也不知纪婆婆和云家是如何安排的。

两人中也就涟漪的身份能被考究,可是她的卖身契不在自己的手上,这就意味着如果有一天拿着她卖身契的人要追究,那么官府会抓捕她,届时她的性命就只能任人拿捏。

当然,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宋荷华的视线越过不解的涟漪,落到她身后那张凌乱无章,摆满各种生活用具的桌子上。

“干嘛呢!”

宋荷华嘟着嘴巴缩回被“打”了一下的小手,满脸的委屈。

“你还好意思委屈,说了让你出去玩去也不去,就在这儿添乱”,中书侍郎夫人崔氏绕过堆满了七七八八的圆桌,来到另一侧捡起宋荷华的小手,疑惑道:“母亲只轻轻拍了一下,怎么你就疼上了?”

说完,有些心疼地将那只微微见红的细嫩小手放到手心里轻轻揉搓,眼神柔和。

“母亲给哥哥准备这么多的东西还不让人看,偏心”,宋荷华站在桌旁,一手扒在圆桌边上,另一只手由着母亲攥着。她不懂,哥哥都可以整日出去玩不回家了,母亲为什么还给他筹备这么多的东西,吃的玩的堆满了桌子,而她不仅什么都没有,还不能出去玩,所以她竖起眉毛,鼓着脸蛋,一脸愤愤地望向母亲。

“什么不让你看”,崔氏半躬着身,一边缓缓抚摩着宋荷华的小手,一边纠正她的说法,见手上的红痕慢慢变浅,她才有空回视宋荷华投来的不满。

看到小女儿撅着嘴,圆圆润润的样子,崔氏心里自然而然地有一种喜欢,她双手插过女儿的肋下,随着宋荷华欢快的呼声一下子就把人抱到凳子上。

她伸手刮了下女儿嫩嫩的小脸,用略有些严厉的口吻说道:“小荷花,你要看就老实地在这儿坐着不许捣乱,要不母亲就不准你在这儿待了。”

崔氏虽然板着脸,但宋荷华仗着母亲的慈爱有恃无恐,她仰着小脸,指着桌上的那些东西娇脆脆地问道:“为什么只有哥哥有,我没有!”

崔氏闻听此言悠然一笑,反问道:“你哥哥要离家去书院读书,你不都知道嘛。”

宋荷华对母亲这个解释非常不满意,并且对母亲只揉了揉她的脑袋就又重新回到圆桌的另一头,继续盘点那些东西没有哄她开心的行为更是气恼,她随手抓起一个玉坠子。

“我也要,要母亲给我这些!”

崔氏眼睛不离桌面,随口应付道:“你也要出去读书吗?”

“嗯!”

听到小女儿清脆的答和,崔氏抬起头冲着她微微一笑,答应道:“好啊,等到你离家读书的时候,母亲也给你准备”,头刚低下又抬起,“给你准备的一定比你哥哥的多。”

“不要,我现在就要!”

崔氏虽对这个小女儿娇惯了些,平日里常以一个慈母的样子出现,可该到了立规矩的时候绝不含糊,眼看着小荷花有蛮横的倾向,她直接放下手里的东西,冷着脸直视着宋荷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