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张望舒(2 / 2)

“你力气再大点,说不定就能完成刚才那头死侍的未竟之志了。”少年揶揄,带开着玩笑说。

“啊……”女孩一愣,才意识到自己正在搂着对方的脖子——他们先前所经过的甬道时常有近乎垂直的拐角,每次遇到少年都得徒手攀爬,她害怕掉下去,所以一碰到就会紧紧搂住少年,时间长了,也就习惯这样了。

当下听见敖兴的调侃,张望舒素白的小脸一红,她虽然年纪不大,但天生早慧,再加上长辈去世得早,很多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她都差不多知道。少年这么一句无心之言,却让她心里不由得慌乱起来。

按理说,张家弟子身为江湖儿女,其实不该太过在意这些小节……但是自己这一路好像也太没有女儿家的矜持了。

想到这,张望舒一时也不知道说些什么,默默地将手松了些,退到少年肩头,怯怯地应了一声“噢”,随之而来的,就是异常尴尬的沉默。

不应该啊,自己又说错话了么,明明之前一路上还有说有笑的……敖兴感觉气氛好像突然古怪了起来,但是也搞不明白这是为什么,索性不出声,一个劲地闷头往前爬。

好在尴尬的沉默没有持续太久,最后的坡很快被他越过,空间一时间豁然开朗起来。

“终于出来了……”少年长长吐出一口气,他先撑着身子,让女孩爬出洞口,然后纵身轻巧一跃便跟了上去。

张望舒从怀中掏出火折子,将其点燃,摇曳的焰火映照出一大一小两道身影。

“你这火折子味道还挺好闻。”敖兴拍了拍身上尘土,望向女孩,后者闻言颇有些骄傲。

她手里的火折子是天师府用晾晒干燥后的薯蔓特制的,将芒硝粉末、硫磺末、松香末、樟脑末等按照特定比例配置,其中还混有特殊的香料,张望舒很喜欢,平日里珍惜得紧,这次出门特意拿了两三根带在身上。

“天啊……”

火折子被女孩向前递出,少年听到她的呢喃惊呼。

敖兴借着火光望去,一幅长约七八米,高约三米的巨大石壁俨然矗立在两人身前,凹凸不平的纹理如斧凿刀削,刻出绵延的壁画。漫山遍野的人首蛇尾怪物在壁画上栩栩如生,它们像是军纪严明的卒武,手持刀枪箭矢,威武狰狞,严严翼翼。

“好多……”张望舒灵动的眸子瞪得圆滚滚,先前那头活着的死侍把她吓得够呛,现在看到这些石刻仍旧心有余悸。

敖兴皱了皱眉头,他本以为爬出甬道会重见天日,但是眼前的这一幕跟想象中差得有点远,他们似乎仍然在某个建筑内部,石壁不过是通道的一侧。

想到这里,少年回头望向身后,示意对方把火折子换个方向:“照下这边……”

“噢……”张望舒应了一声,乖乖地转了个身。

火光下的另一侧石壁,刻满了铁钩银划的字迹,井然有序,排列整齐。敖兴把脑袋看过去瞅了瞅,旋即有点傻眼。

“你看的懂么?”少年问女孩。

繁体字其实他也是认得不少的,但是石壁上奇形怪状的字直接让他怀疑不是汉字。

“天授礼法延祚三年,天兵步骑万余,猛无匹,大破宋人于三川口……”

出乎他的意料,女孩望着墙壁,轻念出声。

“你还真能看懂?”敖兴见状一愣,他本来只是随口一问,结果对方居然真就一眼认出来了。

龙虎山的道经里难道还有这种奇葩文字?贵府业务这么广泛?

“看得懂啊……我在道藏里见过。”张望舒瞥了敖兴一眼,眼神中隐含的意思让后者觉得自己似乎被人当成了文盲,“这是西夏文字。”

“《圣立义海》中有提过,李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制番书,三年乃成。”

女孩仰起头,火折子的光打在她白皙的小脸上,看得出神色颇有些得意。

敖兴咂舌,他对西夏的认知忘得只剩下上辈子小时候看的那部动画片《大英雄狄青》,里面狄青的老相好百花公主就是西夏人,貌似还是当时西夏皇帝李元昊的侄女。

“所以这石壁说了啥?”少年望向女孩,“刚才我记得你有说大破宋人来着……”

“是的……这面石壁在歌功颂德……”

“对象就是那位西夏皇帝,青天子李元昊……”

女孩幽幽地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