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安南国白象147(2 / 2)

“因为这象牙,老夫见过。”

明公第一次见到白象,还是永乐帝登基的第二年。

那一年,安南使者来访,他们告诉永乐帝,有一日他们安南国王做了个梦,梦见普贤菩萨告诉国王,东方大国有头瑞兽走失在丰陀岭安南寺外,峻峰山下菩提莲花池旁三十里的芭蕉林里,这瑞兽吃花果,喝露水,夜卧松山石,晨戏池水畔。

安南国王醒来,按照梦中的指示,让大臣去寻找,找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找到了这头瑞兽。如今他们把这头瑞兽归还,希望永乐帝笑纳。

然后安南使者拍了拍掌,一头白象巍峨走来,只见它柔毳鲜明莹若冰雪,仿佛一座移动的雪山!朝堂上的大臣们暗自啧啧称奇。永乐帝看了,笑着跟安南使者说,“这头白象,没有什么稀奇的吧。”

使者一脸尴尬,他努力地镇定刚才有些慌乱的情绪,他恭请永乐帝坐上这头白象,体验雄视天下的尊贵感。永乐帝笑了一下,摇了摇头,朝堂上顿时陷入一阵沉静。这时,只有三岁的朱瞻基从后殿跑出来,笑嘻嘻地朝那头白象奔过去。殿上的太监和使者慌忙拦住,但被小朱瞻基鬼猴精似的躲开,这时永乐帝示意他两不用阻拦。只见朱瞻基跑到大象跟前,笑嘻嘻地举着手要抱抱。那头白象凝视着朱瞻基,然后用象鼻轻轻环抱住朱瞻基,把他放到象背上。朱瞻基在象背上手舞足蹈,他拍了拍白象的头,白象长鸣了一声,声音贯彻殿内宏宇,然后前腿弯曲,朝永乐帝长跪。

这时使者和大臣们忙跪下,齐呼万岁,永乐帝哈哈大笑,殿内一片欢腾。

后来,永乐帝把这头白象赏赐给了朱瞻基,还给白象封了官,叫“白侍郎”。白侍郎每天在象房里好吃好喝,每当宫中有重大的庆典或祭祀活动,这“白侍郎”就会出现在活动现场。每到六月初六“天贶节”这天,这“白侍郎”会被宫里人牵着到城外的护城河洗澡,因“象”和“祥”谐音,所以“白侍郎”所到之处,都是人山人海,人们见“白侍郎”,只为讨得一年的福瑞。

后来,等明公再见到“白侍郎”时,它已变成两根巨大的象牙挂在朱瞻基寝宫。

那一年,朱瞻基刚被封为“太孙”,六月六这天,“白侍郎”按照往常路线,要到城外护城河沐浴。本来朱瞻基这日应该待在寝宫,但他却想炫耀一番,不顾太监劝阻,大摇大摆坐上白象就出宫。为了彰显自己对六月六的重视,这白侍郎特意被打扮了一番,身上披着五彩祥云锦帔,周边镶嵌璎珞、环钏,额头上挂着金镶花宝石,耳边挂这金链子,他要在这一路的行程中享受万众敬仰的注目礼,他要听到众人的朝拜和欢呼,就像人们见到他的祖父时那顶礼膜拜的无上荣光。

出宫到河边的路上,无数的行人被吸引过来,朱瞻基故意让牵着白侍郎的内官放慢脚步,他要听这排山倒海的喝彩声,他要尽情享受这赞叹声,他就是要让这头被誉为祥瑞的象和象背上尊贵的人,一起放在阳光下炫耀示众。

人群里不断有人竖起大拇指,高声呼喊:“漂亮!”

人跪在原地膜拜,不知道是膜拜这头被赋上吉祥意义的动物,还是象背上象征天朝龙威的男子。

即使围观的人群把包围圈缩小到白侍郎有些惊恐的以至于不敢前进程度,内官提醒过密的人群再不加以控制,有可能会引发骚乱,但朱瞻基仍命内官挥舞鞭子,让白侍郎走得更快些。

在白侍郎身后,有四名身材高大,威风凛凛的士兵,他们的金盔金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们手执象征性武器跟在身后,他们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保护这位皇太孙,可在人们看来,却更像是这趟游行中的装饰品。

快走到河边时,“白侍郎”突然象眼圆睁,似乎看到让它害怕的东西,就想掉头走。围观的人群里刚开始还欢呼着,看到这情形,顿时哗然了。朱瞻基皱着眉,他摆了摆手,一股屈辱感翻江倒海冲破了他的心防,他突然觉得自己的尊严被这头畜生给践踏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