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庙中思过堂117(1 / 1)

进入寺庙,谢遥眼睛滴溜地看了一下四周,看到一个小禅房紧闭着,从门缝里见到里透露些灯光,刚要走上前去查看,就被方丈给拦下,说那里面是一位云游的和尚,因为眼神不好,所以要秉烛念经。谢遥问方丈了尘大师怎么下山化缘去了?方丈笑着说到,他也不知道原因,可能了尘大师觉得,这些年在寺中,日月如梭,已不知山外世界何等面貌,借下山化缘之际外观大千万象。

谢遥等人进寺,他看到佛堂中那尊无头佛像,就在佛像前拜了拜,上了柱香。谢遥问方丈,为何在庙里供奉一座无头佛像,方丈笑着说无相才是修佛的真境界,眼见未必为实,耳听未必为虚。然后把众人引到一个清雅的偏院,然后吩咐愚痴给众人上茶。

谢遥问方丈,昨日是不是着火了?

方丈愣了一下,问谢遥为何如此问。谢遥说到,因为刚才进来时,看到有一堆焦黑的木柴堆得如小山一般高,一看就是着火的痕迹。方丈笑到,说前日有位和尚在做饭的时候不小心睡着了,把柴房给点着了。谢遥忙问把柴房烧着的和尚现在是否安好。方丈笑着说,幸好已被救过来。

刚说完,愚痴就端上茶来。方丈忙把茶递给大家,说到:“大家尝尝这茶,其味如何?”谢遥浅尝了一口,清鲜隽永,入口回甘,应该是上等好茶,说到:“这茶甚好。”林霄也说到:“的确跟咱平常喝的茶不同。”

谢遥问方丈,这茶是何品种?

方丈笑着说到:“不瞒大家说,这茶是一位巴蜀的山中客送给寺里的,之前他上山游玩,感染风寒,在这里休养,因与老衲性情契合,且见老衲淡泊明志,一味至诚,便经常送些钱财及干粮用度,侍奉寺中香火。这位山中客家中茶园有棵百年茶树,四五个人抱不过来。这茶树甚是奇怪,每年结茶都会在桃花盛开之时,这些茶叶所采摘并不多,偶尔会送给朋友,当时他送给老衲,说这茶明年他们准备售卖,但是还没有名字,让老衲帮忙想一个,老衲想了想,叫‘清隐’,可是那山中客觉得这名字太过绝世独立,不太好,后来老衲想了想,这茶叶是桃花盛开前采摘,其味甚美,不如就叫‘桃夭’,虽然名字旖旎,但却适合这茶入口的滋味。”

大家听完皆赞叹不已,然后方丈款留众人,说日色将落,完了,赶不下山,倘若不嫌弃,就在寺中权宿一宵,明早下山更从容些。谢遥笑着摇头,说他们有要事在身,歇歇就走,皮糙肉厚,不怕天黑路滑。然后让方丈不必费心,他们喝完这盅茶,就下山去了。方丈听完低头不语,就与愚痴退下,各自忙事情去了。

谢遥示意了一下林霄,然后就走出禅房,看到一位在院中打扫的和尚,问茅厕在何处,那和尚用手指了指方向,在后山那头,谢遥谢过他,就径直朝茅厕走去。他进入茅厕后朝外看了一眼,见那扫地的和尚离去,就悄悄跟着他。

那和尚顺着墙角,打开一扇后门,进去后并掩上。谢遥走到门前推了推,那门没关,他闪进去,没见那和尚影,他就躲在一棵大树后,过了一会,看到那和尚手里端着一些饭菜,他如影子般跟着,因为谢遥脚上有些功夫,走时没有一丁点声音,那和尚也没察觉,七拐八扭,穿过树,踏过小路,来到一个山洞内。只见那和尚掀开山洞外的簾子进去,谢遥在山洞转了一圈,发现有个不大不小的洞口,用纱纸糊住,从里面透出灯亮来,谢遥暗暗用头上簪子刺破板缝中糊的纸,往那边张看。只见一个病弱的和尚歪在床上,那和尚正是大慈。那端饭的和尚把饭菜往桌上一放,让大慈起身吃饭,大慈面朝里,也不应声。那和尚见大慈不理会,就走了出去。

谢遥见那和尚走远,忙闪进山洞,大慈见洞内有声响,转过头,看到一位陌生的俊秀男子站在跟前,吓了一跳刚想喊,谢遥忙拿手指放嘴边让他噤声,大慈见男子没恶意,也放下了防范心理。

“我是寺里的香客,不小心走错了路,看到有灯光,就进来看看。”谢遥说到,他本想找个椅子坐下,但环视一周,发现这洞里甚是简陋。糊得雪白的墙壁,除了一张睡塌和一张桌子,连个椅子都没有。这洞里空气逼仄,一盏煤油灯燃着豆大的灯火,更显得洞里阴森森冷飕飕的。

大慈看了一眼谢遥,冷冷地说到:“这山洞如此偏僻,你真是好兴致闲逛到此?你真是寺里的香客?这丛竹寺比不得京城大寺,你们咋不到那去。”

谢遥听出大慈言语里的讥讽,但是他不以为意,把饭菜推到大慈跟前,说:“听方丈说,寺中有香客出资,供奉香火,怎么这寺里的伙食却如此简朴。莫不是钱财都被方丈克扣了。”

大慈瞪了一眼谢遥,骂到:“你胡说什么,方丈德高望众,品性高洁,怎会克扣钱财。再说有哪位香客不长眼,会资助这人烟寂寥的寺庙。”

“嘢,可不是我胡说,是刚才方丈亲口说的,有位山中客常年资助庙里香火。”

“哪来的山中客?我们寺里了尘大师,常戏称自己为‘山中客’。施主,你可别胡说。”大慈正色到。一听到这,谢遥突然感觉事情不简单,他细细品味方丈刚才的话,既然没有没有山中客,那方丈为何在喝茶时,要编那个故事诓骗他们,难道方丈在暗示着什么。

突然,谢遥想到那茶的名字叫“桃夭”,诗经也有首《桃夭》,前面一句就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桃之夭夭,逃之夭夭!”谢遥脑海里突然蹦出这句,难道方丈暗示了尘不是下山化缘,而是逃了!想到这里,谢遥心里一惊,这寺里应该不安全,否则方丈不会如此隐晦,如果我们轻举妄动,说不定不仅是我们,连寺里的和尚都会有性命之忧,他暗暗捏了一把汗。

“这和尚或许知道一些事情,我试探试探他。”想到这里,谢遥面上风平浪静,上下打量着大慈,他问道:“你是寺里的和尚,生病了怎么自己孤零零在此,这里空气如此糟浊,不适合休养呀。”

“施主不知,这洞叫思过堂。寺中有过错的僧人,如有过错,都会被罚至此面壁思过。”

返回